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23-04-23 06:2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欢迎阅读!
性心理,调查研究,状况,大学生,健康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本研究采用已编制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通过调查济南高校255在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力图较真实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探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影响机制,探寻目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的根源、解决思路和途径,为构建大学生性教育体系提供建议。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性观念当今社会,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系统性的教育指导,许多高等院校在性教育课程方面的设置比较缺乏,大学生获得的性知识有限。大学生与家长之间还存在着的代沟,家长与孩子之间对性话题小心谨慎,甚至讳莫如深。此外,社会对性教育重视程度和普及力度不够,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受到网络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影响的可能。



一、调查对象

采用已编制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以山东省济南市大一至大四全体本科生作为调查总体,随机抽取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六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55份。



二、研究方法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题项总数为64,量表采用01234计分,0分代表完全不符合1分代表基本不符合2分代表不确定3分代表本符合4分代表完全符合,其中2345910121314171819232528314142535531题为反向计分题,得分越高则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其余33题为正向计分题,得分越高则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总得分区间为[-124132]资料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量化资料进行客观准确的定量分析并对差异源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α0.05)以保证调查的精确性;对个案访谈的内容将做深入、细致的定性分析。



三、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性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总体呈负偏态bs=-0.006即较大一部分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平均水平,但偏度的绝对值仅为0.006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下。据此看来,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特别关注,预防大学生性心理障碍及性犯罪加强性教育刻不容缓。



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城乡、专业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性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的均值为36.61低于女生的40.90,由此可见,男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低




于女生。对量表题项学习性知识可以通过色情媒介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性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检验均值,男生为2.02分,女生为1.29分,由此分析,本研究认为男大学生一方面对性知识的获取更为主动,另一方面男大学生更有可能通过色情媒介获取性知识,因而受不健康信息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年级方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得分状况呈现递增趋势,本研究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心理成熟度更高,生活经验更丰富。在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是城市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更多,性知识储备更加完善。在专业差异方面,医学专业的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均值为47.11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显然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生理知识方面更为丰富。文科专业的学生得分均值39.82分,高于理、工、农,本研究推测,人文社科的知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此外,在家庭文化水平方面,虽然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并不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但父母受教育情况为大专以下、大专、本科、本科以上的学生,得分均值分别为36.7041.4341.5544.38,由此可以推断,父母学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



四、讨论

大学生已处于性的成熟期,此时性腺发育成熟,具有成年人的性欲和自觉的性意识,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性观念。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性观念的自我评价持较保守的态度,并且赞同传统贞操观,但却对恋爱、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持开放或不反对态度。面对性话题,大学生大多能予以正视,但却由于社会因素,不能坦然面对性冲动。研究表明,很多男大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但却对结婚对象存在处女情结。多数大学生对堕胎、一夜情、嫖娼、援交比较反感但却不会明确反对。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诉求,但却在现实生活中排斥甚至歧视同性恋群体。此外,事实表明,大学生多赞同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发生婚前性行为,但却对于避孕方法缺乏了解,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掌握的性知识有限,大学生的性观念存在受到网络媒体中的不良信息误导的可能。这些结果皆表明,大学生总体性观念呈现矛盾性与不稳定性并存,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社会的多方面关注。



参考文献:

[1]潘绥铭,黄盈盈.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国仁,杨金花.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08888a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