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马致远散曲二首含答案

2022-09-06 2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马致远散曲二首含答案》,欢迎阅读!
散曲,二首,致远,选读,宋词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 课时训练21 马致远散曲二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天霁:雨后天放晴。

B.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锦屏风:锦绣的屏风。

C.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 :版图,疆域。

D.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 :坟墓。 答案:B

解析:“锦屏风”比喻美丽的四围山峦。 2.名句默写。

(1)花村外,草店西,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中的“ ”句与《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马致远【双调·拨不断】中“ , ”二句化用许浑《金陵怀古》“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答案:(1)晚霞明雨收天霁 (2)四围山一竿残照里

(3)禾黍高低六代宫 楸梧远近千官冢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山市晴岚 ..(2)布衣 ..

答案:(1)雨后空中雾气。 (2)指没有官职的人。


二、延伸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双调·蟾宫曲】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小宇:小屋子。②婆娑:优美。③严子陵:汉代隐士。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④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指食案。,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⑤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曲词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开篇“蹉跎”一词慨叹一事无成。“醒时”“醉后”表现出作者痛苦的内心。结尾一句,对不得用世的感慨进行自我奚落。全曲以《叹世》为题,抒写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历程,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解析:结合词句赏析作者的感情,一定要立足重点词句表现的感情倾向,有时还需联系诗词的题目、作者的身世、景物的描绘以及诗词后的注释等。 (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以“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池塘”等事物表明景物的优美、恬静,以此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严子陵”“孟光”两个典故,令作者孤独的心灵在历史深处找到知音,但又有一定的自我奚落、调侃之意,运用古代贤者的形象反衬出作者失意落魄的处境。 解析:反衬手法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来讲,在诗词歌赋中往往是通过景物、人物等表现作品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吕·四块玉】

马嵬坡



马致远

(导学号55010021)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作者的偏见。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答案:示例①同意:后半部分的议论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体现了“红颜


祸水”的传统偏见,这一点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是不足取的。

②不同意:后半部分固然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但不能把此部分和前半部分割裂来看,前半部分的“恨不得”三字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明皇,“霓裳”的荒淫误国既有杨贵妃的责任,也有唐明皇的责任。再说,作品怀古咏史的根本意图还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为女人提供某种训诫,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破罢了。 三、语言运用

6.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①增加修饰成分或分句,使语句更加形象、生动;②语句衔接连贯,突出一个中心;50字左右。

叶芽点缀着大地。

答案:示例春天的气息刚到,树枝间新吐出的宛如婴儿手指般鲜嫩的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黄一块、黑一块、又泛着浅浅绿意的大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15528f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