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护理员”职业前景展望

2022-05-16 23:4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护理员”职业前景展望》,欢迎阅读!
护理员,前景展望,老龄化,养老,背景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护理员职业前景展望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护理服务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难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被誉为人类生命的经营师”——养老护理员应运而生。专家强调:养老护理人才体系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国家有关部门正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养老护理员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必将迅速发展、大有作为,职业前景广阔。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老龄化社会;职业前景 一、老龄化社会

(一)老龄化社会背景

根据国际统一标准,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从2009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加800-900万人。201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老年人口达1.78亿。另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统计:201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预计2025年将达3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至20%,即称超老年型国家2037年将达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30%以上,且80岁以上老人将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严峻挑战,学术界、政府、社会已高度关注并积极研究对策。早在2009年召开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部署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就已将老龄问题提升到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二)中国老龄化特点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最大、发展迅猛、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三个特点,这标志着我国已经面临老龄化危机。现阶段是我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初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时期,亟待解决的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由于改革开放、人口流动、计划生育等多种原因,我国的空巢家庭四二一家庭亲子分居家庭大量涌现,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二、养老护理员

(一)养老护理员概述

2002211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标志着养老护理员在我国正式成为一种职业。其职业定义为: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不是简单的生活保姆,除了照顾老人日常起居,还承担疾病护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五年内全面实现持证上岗,同时,加大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像关心希望工程一样关心夕阳工程。然而,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除了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推行了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外(持证上岗率较低),其他省市基本尚未真正实施。


(二)养老护理员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2.基本知识(1)老年护理基础知识(生理、心理、营养、常见疾病护理等);2)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 (三)养老护理员现状

1.专业化人才缺口巨大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张晓峰指出:全国最少需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而社会养老福利机构的百万员工中,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者仅6万人。按照老人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推算,到2015年全国需要约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缺口将1000万,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行业人才吸引力太小 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养老护理员对于社会劳动力而言缺乏有效吸引力,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因此,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均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四)现有养老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1.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 现有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且多为“40后、50,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2.职业道德差、法制意识淡薄 养老从业人员殴打、虐待老人,致伤、致残、致死等事故、案件频发、触目惊心。

3.专业技能差 现有从业人员大多未经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员执业资格。

有关学者指出:养老员队伍如此状态(数量供不应求、质量良莠不齐、难招难留、流失严重)与其使命严重相悖,养老事业完全市场化已经暴露失灵之弊端。

三、结论

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护理服务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难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一方面,银色浪潮持续提速,养老护理服务需求进入井喷期;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已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这些都为养老护理服务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市场土壤,因此,被誉为人类生命的经营师”——养老护理员应运而生。

专家强调:养老护理人才体系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国家有关部门正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不断调整养老行业人才结构,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进出有序、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职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切实维护广大老人合法权益,大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机遇与挑战并存,养老护理员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必将迅速发展、大有作为,职业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赵轶.从居家养老模式探索中职护生就业前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182.

[2]计亚萍.老年人健康状况对中职护生就业影响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3512):151-152.


[3]邓波,刘玉卿.我国养老护理员专业化培训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240.

[4]王迎,陈柳.浅谈中职护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神州,2011,(10):213. [5]吕燕.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J].西北人口,2011,(01):53-54.

[6]陈卓颐,陈伟然.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4.

作者简介:尹湘红(1975.10-),女,本科,主管护师,湖南衡阳核工业卫生学校,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222443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