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阅读答案

2023-02-23 06: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此心安处是吾乡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心安,答案,阅读,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阅读答案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夭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 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 混了 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 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 泥土中。 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 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 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 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 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 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 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 初启悟不是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 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

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1083

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 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首献给王巩: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年愈 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 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 我独尊的那间书房、 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 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

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 又何尝不是吾心安

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

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 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

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

老家,

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

太对不起带我们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 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

果一个人欲望太强, 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 定是噪

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

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 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

这样的心

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 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

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 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 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

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 因而主动远离赌场, 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 15

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文中说心安处就是精神的故乡,对作者说,自己的心安处又在哪里?

【答案】有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 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之中; 城市中唯我独尊的书房、 能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与知己的倾心交流。

16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人格化,既表现出风儿轻柔的特点,又侧面表 现出长

辈们所讲故事引人入胜;运用一系列动词躺看听叼讲等,将夏夜在老家乘凉时其乐融 融的场景描写得生动具体;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朗朗上口, 给人美感。

17

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照应题目,点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历;呼应文章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丰

富内涵,强化题旨,申明心安就是泊然无所芥蒂, 强调人不能没有精神故乡和心安的重要性。

18

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

【答案】节制人的欲望,抵制浮华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身处逆境而泊然无所芥蒂, 面对自生活的挫折、 打击要有一种淡然的心态。 应在学习和事业上有恒定的目标和追求, 健康的精神寄托;应真诚地与人交流,坦然地看待人生和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2ae07c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