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读《汉字王国》有感

2022-11-03 16:0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笔记~《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读《汉字王国》有感》,欢迎阅读!
汉字,王国,有感,笔记,故事



2.《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

——读《汉字王国》有感

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拥有汉字这门神奇的学问而自豪。的确,汉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精髓一直记载着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虽然中国不是最早出现文字的国家,如在其之前就有埃及文字以及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但迄今为止,中国的汉字是唯一一种历经几千年来还保留下来的文字,如今仍然被广泛使用,其还深远影响了周边国家。

《汉字王国》其实我第一眼就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再仔细一看,作者竟是一位瑞典的女作家——林西莉。我心中不用地升起敬佩之情。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自己每天使用的汉字竟还不甚了解,还到了要去看一个外国人写的讲解汉字的书的地步。后来才了解到林西莉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学习汉语,这样掐指一算下来,她学习汉语的时间可比我多多了,我又不禁自己笑起自己来。毕竟,《汉字王国》这本书在台湾是一本被评为“令全球所有华人汗颜”的书。

其实林西莉本人就是一个关于中文,关于汉字的故事,再说大一点,她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林西莉跟随瑞典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老师学习汉28岁那年,年轻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于是她下定决心来到中国,和丈夫在北京定居了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在北京音乐学院学习古琴。10年之后,她回到瑞典,教授中文,并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对一个如此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我觉得她是十分可敬的。

总的来说,《汉字王国》就是一本讲解汉字的书,就如那本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文解字》一样。她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审视汉字的世界,但却并不显得贻笑大方。她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把汉字的演变娓娓道来,这让人备受洗礼。《汉字王国》原本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的书,以帮助他们学习中文,了解汉字。据了解,《汉字王国》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了七八种语言,早已成为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而现在,在我看来,中国人其实也很值得一看。毕竟,我们对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都太“陌生”了。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取了众多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生活用品、家畜、交通工具等有关的字。她从人与人类说到飞禽走兽,她从山脉河流讲到农耕文明,分析了汉字的构成与书写,整理了中国历史的时代篇章。同时又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

下面,我就把其中几个我所看到的,觉得非常有趣的见解,在此分享。

1 、女




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看不出这两个汉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了。可是,在商周时代这两字的写法无甚区别,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那时的“女”字是画的一个女人双手交叉跪着, 而“母”字与之唯一不同的是,在“女”字的女人胸前加上两点,表示乳房。其他结构完全一样。现在,中国人在写“母”字时,绝不会想到那两点竟然是这个意思吧,这的确让我挺吃惊的。

2)男

古代的“女”字很容易看出来是画的是女性,而最初我看到“男”这个字时就费解了,这怎么也看不出是个男人啊!原来,汉字的造字法六书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女”字应该为第一种,“男”字应该算到第二种了,在田里工作的劳动力即是“男”人。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都是很有来历,很有渊源的。此外,在弄懂“男”字是由一个“田”与一个“力”构成后,我就发现了其实那么多年来,我对“男”这个字的书写笔顺也是错误的。以前总把田字的一竖与力字的一撇写成一笔了。现在看来,应该是两笔分开写了。

3)器

在没看解释之前,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想出“器”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那么久,说实话,自己也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器”字是由四个“口”字和一个“犬”字组成的,汉字学家解释到,那四个“口”字就象征着古代家里储存食物的大缸,而家里通常都有养狗防盗,所以就由一只狗在大缸旁边守着。了解了这种状况后,我们不仅是知道了这个字的来源,更是对古代的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认知。我想这也是研究汉字的一种乐趣所在吧。

当然,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我在此并不能一一描述。而我能说的是,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性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在看完《汉字王国》这本书后,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林西莉这个人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一笔更加了解本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一种面对全新事物敢于挑战、敢于克服的激励情怀。

深圳大学 理学 李赓 2011.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8004e7524de518964b7d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