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2022-07-03 07:52: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欢迎阅读!
特点,儿童,心理

3~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身体发育特点: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的这一时期称为学龄前期,儿童主要在幼儿园活动,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达到稳定增长状态,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5千克。一般说来,男孩的生长速度在67岁的时候出现一个低谷,也就是生长速度最慢的时期;女孩生长速度在56岁时最慢。这种生长变化的规律性在女孩更为明显。脑和神经系统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学龄前期结束时几乎所有皮质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作更加协调、稳定,从粗大动作上可以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

(2)语言的发展:词汇量明显增加,增加速度为一生中最快,词汇量可达30004000个。其中,大量出现的为名词,涉及到儿童生活、游戏等经历过的各种事物,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的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等。理解并能运用方位词,知道较复杂的方位关系,如左前方、右下方,能从照片或镜中辨认出人物的方位及其与自己的关系,能准确理解时间概念,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但相对时间概念还搞不清楚。34岁的儿童可能会搞错人称代词:你、我、他(),将说话环境与具体事件或人物联系起来可以正确表达,讲述抽象事物或与环境相脱离时则可出现明显的错误。67岁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与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关系,即在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我”和“他(她)”。 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这种言语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说话尚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经常在伴随动作、游戏、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产生,往往把内部思维活劫以言语形式讲出来,36岁左右自言自语发生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此期儿童可以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表达自己要吃东西可以说:“我要吃东西”或“(因为)我的肚子饿了,(所以)我要吃东西”。语言连贯性随年龄增大而越来越好,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或动作,此阶段利用语言与人交流已没有障碍。

(3)注意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仍然以被动注意占优势,只有被注意对象色彩鲜明、外观生动形象时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电视中播放的卡通片就具备这种特点,因此,卡通片最能引起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和兴趣,从这点来看,内容健康、人物活泼、视觉效果好的卡通片不失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动注意必须克服外界环境的各种干扰才能达到注意的效果,34岁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仅为10分钟,而56岁儿童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不可长时间的灌输,更不能要求儿童长时间注意学习的内容,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4)记忆的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萌发。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此期儿童记忆的另一个特点是将不同来源,或是自己经历、或是故事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混为一谈,理学上称为潜隐记忆,家长往往认为儿童在说谎,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5)思维的发展:与婴幼儿相比,学龄前期儿童的思维已明显摆脱了动作的束缚,仍然离不开实物和实物的表象,也就是说在动作之前对动作的目的已有了一定的预见性。


此期的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像力,可表现在游戏活动和讲故事中,游戏活动形式从低年龄的简单动作模仿到大年龄象征性游戏(过家家,扮医师、护士)和创造性游戏(角色扮演等)而象征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56岁时达到高峰,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的规则也会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组织和引导好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教他们认字、背唐诗和宋词更能早期开发智力。

思维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直观、具体的概括。虽然已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加上上面谈到的儿童记忆特点,他们往往用自己的逻辑和过多的臆想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6)情绪的发展: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成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龄前期儿童基本上已能体验到,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紧张、害怕等,而且很容易表现在行为上,不像成人那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焦虑和恐惧是此阶段的主要不良情绪体验,对与家人分离、受到批评和伤害后可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对想像的事物如黑暗、魔鬼、声音、幽静等有明显的恐惧,尤其在电视、故事、谈论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事例后更为明显。

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发展。儿童能讲出一些大人的话,使家长惊讶,有“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感觉。

(7)性心理发展:学龄前期是儿童发展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关键时期,此期儿童主要通过选择玩具和日常活动内容来反映性别角色。男性在玩具上多选择刀、枪、剑、汽车、坦克等显示“男子汉”气概的玩具,游戏和日常活动也多扮演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爸爸”、“英雄”等角色。女孩在玩具上多选择布娃娃、小动物等显示文静、爱心的玩具,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也多扮演“妈妈”、“公主”、被保护对象等角色。4岁以前这种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性别的差异尚不明显,57岁已逐渐显示出差异来,在活动中也可表现为按性别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而真正的性爱要到少年期乃至青少年期以后才会出现。

在此时期,性别角色混乱或性别识别障碍就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娘娘腔”,女孩男性化或“假小子”,仔细辨别儿童的性别角色并加以正确引导,对日后性心理正常发展,避免出现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易性癖等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93dcc62cc58bd63186bd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