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义《登岳阳楼》

2022-08-29 04:06: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以义《登岳阳楼》》,欢迎阅读!
岳阳楼,陈以义

《登岳阳楼(其一)》教案

——登临类古诗鉴赏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2 3 4 5

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意。

掌握诗歌的解读方法,能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意蕴美,能解读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归纳总结登临类古诗的情感主旨

培养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提升鉴赏能力,涵养性情和培植想象力。

二、 教学重点: 1 2 3

掌握诗歌的解读方法,能自行解读诗歌。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掌握作者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三、 教学难点: 1 2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 能理解登临类诗歌的典型意象。 比较陈与义和杜甫诗歌的特点

四、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在这个单元,我们通过文本和古代文人贤达一同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优美风光中,体会文人诗情。这一站,我们与他们去登高远眺。

我国自古就有登高的传统,高寓意着国人步步高的美好祝愿,它甚至成为了我们民俗节日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九九重阳节),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登高则可远望,望远而致深思”,由此也衍生了登临这个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首先我们第一站先和宋代著名诗人陈以义登上岳阳楼。 (二) 诗歌朗读,把握诗意 1

初读:《登岳阳楼(其一)(落实常识: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体会基调:悲伤、惆怅的氛围 2

再读,整体感知: (诗歌的理解首先应该初步把握诗意)

登临何处何时?——岳阳楼(洞庭之东、长江西面) 黄昏(夕阳、

1


湖山欲暮时) 2

目见何景何物?——帘旌 (近景)夕阳 (远景) 渲染了冷清闲静的氛围,烘托了惆怅的心情 (景物描写往往具有烘托心情的作用,景中韵情) 3

生发何感何思?——思:吴蜀横分地(联想到三国吴蜀在此争夺荆州,驻扎岳阳,此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年多难(漂泊多难的三年,联系到自己的经历) 补充:凭危——危是高处,高楼的意思,《山市》“惟危楼一座”

感:无限的悲伤(“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风霜既是现实的自然环境,也是作者所处的严酷的社会环境,这是双关。老木作者的自喻,老木沧波即在严酷境遇中浮沉的作者,抒发了悲痛之情)(作者的情感表达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含蓄委婉地借助修辞)

3

探究主旨:为什么生如此之思?——知人论世 指导:可以从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所见、所思中寻找线索

知人:陈以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经历了靖康之难,北宋灭亡)从万里来游(从北方逃难来到南方)三年多难(历经丧乱)

论世:北宋灭亡,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国家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结论——作者抒发的是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4、拓展迁移

这种历经国破家亡的悲愤和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哪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杜《春望》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心系家国的精神是两位诗人共同的追求。也表现出陈以义对杜甫诗风的学习。

学生根据登临诗的阅读方法,自学杜甫《登楼》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解: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锦江,源出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岷江;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北极,星名,


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西山寇盗:指当时对唐虎视眈眈的吐蕃。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

1)登临何处何时——春天 登上高楼 2)目见何景何物——春色满园 浮云

3)生发何感何思——思:国家内忧外患(今)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古) 感:(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对统治者亲信宦官,耽误国运的)讽刺,壮志难酬的愤懑 4)为什么生发此感

知人论世——杜甫,爱国诗人,忧国忧民 唐代,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由盛及衰,国力下降,内忧外患

——沈约“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孔子家语“登高望下,使人心悲。 5、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无限情思涌上心头,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整理已经学过的关于登高的诗词作品

《观沧海》《望岳》《黄鹤楼》《登飞来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a08ce3172ded630b1cb6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