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独立电影的天使投资人

2023-02-04 08: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贾樟柯——独立电影的天使投资人》,欢迎阅读!
投资人,独立,天使,电影,贾樟

贾樟柯——独立电影的天使投资人

Nixy 汪纯 发表于 编辑推荐



2012年采访到贾樟柯,谈了很多电影和社会相关的事情,不过文章还是按照当时杂志的需要写成偏商业人物的稿件)



贾樟柯在多个场合说过,电影有明显的工业属性,涉及到大量资本的投入。每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持,而电影工业的核心仍是产品。贾樟柯自己作为成功的导演对于电影这种产品及其所在的产业链有深刻的认识,他决定监制一些其他导演的作品,把这些作品推向大银幕。

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贾樟柯宣布成立新公司意汇传媒。新公司成立发布会上,公布了投资的五部新片,贾樟柯是所有这五部电影的监制。贾樟柯野心勃勃地表示,他希望形意汇新浪潮



电影青年训练营添翼计划

作为国际各大影展的常客,贾樟柯看到国外许多著名的电影节都有类似训练营的设置。2006年去参加东京电影节时,就看到有这样的培训资助年轻导演拍出处女作,各大制片公司在看过作品后会跟这些年轻人才谈签约事宜。贾樟柯深感,现在没有渠道和平台让国内年轻导演成长。

我接触了很多国内的年轻导演,他们都非常有才华,但是就是缺少一个工业的帮助,电影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一个年轻导演想拍第一部电影,去哪里找钱呢?去哪里找,这些工作人员,找发行渠道,一大堆很实际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很难跟商业结合,很难在大银幕上呈现。

2006 12月,贾樟柯在家乡山西汾阳举行电影青年大会,宣布第一届电影青年训练正式启动。电影青年训练营从全国各地电影爱好者中接受报名,贾樟柯会 从中选择10人成为学员,联系国外资深导演,对学员进行电影观念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电影青年训练营仿照了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模式:培训前7天是工作坊形式,学员协助导演完成短片拍摄。之后三天学员每人将完成一部10分钟的短片,题材不限。训练营可以为每位入围者提供专业设备和制作团队完成短片,也可以为入围者自带的团队报销费用。最后的作品将在全国各大重点高校作巡回放映,甚至可以联系各大电影节作特别推广。到了20073月,这个计划已经成为 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签约成为官方合作伙伴,同时鹿特丹电影节,欧洲艺术电视台(ARTE)也承诺,制作完成的短片将于鹿特丹电影节首映,艺术电视台播 出。

电影青年训练营是带有明显公益性质的尝试,但已经为后来贾樟柯做电影投资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模型。从第一届电影青年训练营开始,总能看好的剧本、好的故事和有潜质的导演,他说拥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后来的 添翼计划则是贾樟柯利用自己对于电影这种产品以及这个整个产业链的深入了解对这些资源进行的商业开发。

对于添翼计划贾樟柯的解释是,这不是一个公益基金,也不是一个低成本电影计划,我们想让年轻导演初次拍电影就能有一流的制作团队实现他的想法,创造出高水准的作品。

添翼计划的首部作品是由韩杰执导的《hello!树先生》,去年推出后获得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参威国际电影节、澳大利亚亚太影展在内的接近10个国际奖项,创造了不俗的销售成绩;而第二部,由宋方执导的《记忆望着我》则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豹奖,并入围了第50届纽约影展;第三部作品 《革命是可以被原谅的》(英文名:FIDAI是西河星汇影业参与投资出品的首部跨国制作,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拍摄,由西河星汇影业和来自法国、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卡塔尔、德国的六家公司联合投资制作。日前在多伦多


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众多国际媒体的好评。

贾樟柯执掌的公司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电影的孵化器,摸索出了一套清晰的流程和有效的方法:寻找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提供各种资源——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渠 道和技术;通过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寻找和扩充渠道实现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终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

大导演的生意经

对于投资电影的商业逻辑,贾樟柯的解释是:要有合适的成本,预先设计好的严谨的回收渠道,严格的成本控制,还有就是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商业电影就是商业电影,艺术影就是艺术电影,做好细分市场,不需要去为了讨好那些注定讨好不到的观众去浪费时间和资源。

我们不排斥任何一种电影类型,只希望不管什么类型,都能拍出有创造力的电影。但是对于每部电影会精确定位。如果一部电影适合做成文艺片,我们会鼓励导演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实验,就好像宋方的《记忆望着我》,所以他现在市场也不错。没有犹豫,没有去找所谓的平衡点,市场定位很准确。

产品在电影产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贾樟柯的公司一直以产品为核心,灵活运作。公司和导演、投资方和发行方的合作方式都是项目制。西河星汇拥有所有这些电影的版权,导演付片酬,根据影片本身的属性选择投资和发行的合作伙伴。Hello树先生》就是和保利国际合作;《记忆望着我》这种实验性的文艺片就会选择一些小的灵活一些的公司甚至工作室,用一些新鲜的方法来发行,因为它需要耐心的,细化的发行模式;将在2013年上映的《陌生》具有很强的商业元素的电影,就比较适合大规模的流水线式的发行方式。贾樟柯会把工作重点放在他们的强项,也就是创作和组织项目上。而发行部分、宣传部分则会跟其他更有经验的公司合作。尽管资本充足,但他从不独资投任何一部影片,一般会投资三分之一,因为其它的投资人会带来相应的渠道和资源。

电影投资的回收渠道绝对不止是票房一种。我们有非常多元的回收办法。事实上我的影片的盈利都不错,回报率都非常高,性价比也非常高。

以《三峡好人》为例,这部片和纪录片《东》一起套拍,投资仅为600万元人民币。不仅得奖无数,海外发行也相当成功,至今已卖出了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费最低不少于8万美元。直到今天,《小武》仍在给贾樟柯带来持续的收入,每年都能从《小武》那里挣到很多钱。像美国的电视台,过三四年版权过期就再续一次。而之后贾樟柯监制的电影作品,实际上是创造性地复制了他自己作为导演的成功,这些年轻导演的作品可以分享甚至拓宽他原 有的渠道和资源。



独立电影的企业化之路

贾樟柯的公司里有一句响亮的口号:黑社会要企业化,拍电影更要企业化。他一直强调,独立电影和文艺片也应该工业化、企业化。电影是一个长线的投资,回收它的盈利并不在一时。可能五年后,十年后还会有回收。像我自己前面的几部影片,每年都有分红,都有很好的回报。只不过你需要时间来等待这些丰硕的成 果。着眼于长线的版权收入,就需要一个固定的机构来长线持有这些电影的版权,而这个机构需要正常的管理,正常的财务衔接,需要一个规范的操作 2000年,贾樟柯就在香港成立了星汇公司,2006年,又在北京成立了西河星汇,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沿着电影的整条产业链逐步摸索,寻找突破口。

现在的贾樟柯还在自己跟组做监制,很像是一个有经验的风投坐镇年轻创业公 司的董事会。他说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我去这样做。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是一个优秀的监制,像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a4fb9cddccda38366baf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