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成语解释

2022-03-28 11:4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沆瀣一气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沆瀣一气,成语,解释

:沆瀣一气 hàng xiè yī qì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杜审权大中十二年知举,放卢处权。有戏之曰: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坏人聚在一块同流合污。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崔沆与崔瀣二人串通一气,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同流合污、一丘之貉; :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精诚团结;

这个故事出自《南部新书.戊集》。《南部新书》作者钱易,宋代临安人,字希白,工诗文,能书画。

唐僖中第二年,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是他的老师,让他考中了,于是当时便有人冷嘲热讽地说:考官的名字叫崔沆,他的学生名字叫崔瀣,老师学生互相包庇,串通成一气。成语沆瀣一气由此而来,故事中指主考官崔沆录取他的学生崔瀣做官,于是当时便有人说了一句脍炙人口的俏皮话,今用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在一起。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清.王韬《淞隐漫录》卷一二:是年小度玉峰,未即售,归而旋遭寇难,流离之中,惟以杜子美、李义山两集相随,故发为歌噙,抑塞磊落,感慨苍凉,与草堂翁沆瀣一气。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国际上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认为,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为,是他们沆瀣一气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b22cf3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