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1)

2022-03-20 07:3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1)》,欢迎阅读!
承天,夜游,短文,答谢,教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理解感悟,进入文本情景交融的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优美的语言中欣赏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把握作者情感脉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材简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而生动。阅读本文要由景入情,去体验作者与自然相融恰的生命愉悦,领会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态趣。《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河山秀丽,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故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些文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1、解题:1)读课题,为何这样读?有没有别的读法?

2)书是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及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及背景材料、教师补充。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字音、节奏、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学生个别读、齐读,要求读中出情。 4、分组朗读交流,整体感知文意: 1)理解字词意思:(媒体显示,生抢答) 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相跳出水出。 欲界:佛教语,即人世间。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 与(yù):参与,文中指欣赏。

1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学生质疑字、词、句的意思。 3)理解文意:(媒体显示,生答) 出示图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本文语文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试归纳语言特点?

提示: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江南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万堆砌雕琢的弊病。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句,请大家把收集的诗句互相交流,试简评诗句特色。

3、播放几帧风景瞧片,请同学们为画配文,要求文笔生动,景中融情。

四、课堂小结:本文叙述江南山水之美,语言精巧生动,清丽自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背诵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清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指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提示:一方面作者被皮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提示: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的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看图写景抒情(电脑显示) 五、诵读《记承天寺夜游》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f00b87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