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顷襄王传记

2023-04-10 05:0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楚顷襄王传记》,欢迎阅读!
顷襄王,传记

楚顷襄王传记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在位,楚怀王之子。楚国自分封于楚蛮之地,国君有二十多位,顷襄王的经历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位,作为太子,他两为人质;作为君主,在位36年,中间却丢失都城,而后又保国于陈。他的经历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为太子之时(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98)

顷襄王为太子时,楚国己经开始走下坡路。其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楚君臣自恃国富地广,逐渐淡忘先祖筚路蓝缕的精神,军事上也开始节节败退,尤其经过丹阳与蓝田两次大战的失利,楚国元气大伤,开始由盛转衰。顷襄王便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在秦国昭王即位后,秦楚关系开始改善,公元前304年(楚怀王二十五年)怀王与秦昭王在黄棘会盟。秦楚关系的改善让齐、韩、魏三国胆颤心惊。于公元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以“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为由伐楚,楚怀王让太子横去秦国当人质,求救于秦国。秦派兵救楚,三国退兵。太子横即后来的顷襄王,这是文献上关于顷襄王最早的记录。

太子横在秦国当人质的第二年(楚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与秦国的一个大夫有争斗,他将大夫杀了,逃回楚国,秦王“不胜怒”,于次年(楚怀王二十八年)联合齐、韩、魏共攻楚,并“杀楚将唐昧,取我重丘而去”。公元前300年(楚怀王二十九年),秦又伐楚,并大破楚军,楚军死者两万,杀楚将景缺。两次战败使楚怀王惶恐万分,令太子横入齐为质以拉拢齐国。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书信楚王,邀请楚怀王前去共商两国结盟之事,怀王左右斟酌后听取了儿子子兰的建议,前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昭王扣留以要挟割巫、黔中之郡。楚怀王不从,被困于秦,楚人迎回太子横,并立为新君,是为顷襄王。

太子完的回国让楚国解除了一时群龙无首的燃眉之急。其实太子横的回国并不顺利。怀王被困之时,太子横在齐国做人质,楚人诈说楚怀王去世,而到齐国报丧,希望齐国放太子回国。但齐王并不答应,想扣留太子以索取楚国淮河以北的土地,但其丞相认为不可,如果郢都另立新王,这样齐国就是空抱着无用的人质而在天下人面前做了不仁不义的事情。《史记》中记载“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但《战国策楚二》中记载,齐王之所以放太子横回国,是因为太子听取师傅慎子的意见答应其“取东之地于楚”的要求。

二、即位以后,郢都沦陷之前(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78)

按照《战国策》记载,太子回国是以割东地五百里为条件。太子即位后,齐国便派使车五十辆,向楚国索取东地五百里,此时楚顷襄王便问慎子对策,慎子让他召集群臣商议。

于是楚顷襄王并问群臣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认为大王答应的事就不能食言,否则将难以同其他诸侯国谈判结盟,建议大王先答应割地给齐国,在派兵攻打齐国,“予之信,攻之武”。昭常则认为不能割地,万乘之国都是地广物博的国家,若割东地五百里,就去掉了东国的一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国的名,却无万乘之国的实,并且他表示自己愿意坚守东地。景鲤也认为不可割地,否则失信于诸侯,建议向秦国求救。


楚王将三个大臣的意见告诉了慎子,并问他那个大臣的意见更好,慎子说“王皆用之”,楚王大怒“何谓也?”慎子说:“大王先别生气,请听我仔细解释,您可先派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五十辆,去齐国献东地五十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任命昭常为大司马,驻守东地,再派景鲤带领战车五十辆去秦国求救。”楚王答应了,于是照着慎子的办法做了。

齐王接受东地之,讨伐昭常,齐军还没到东地,秦军已派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西境,“齐王扣押楚太子不让其回国,是不仁;又欲夺东地五百里,是不义。你们收兵便罢,否则我们决战到底”。齐王非常害怕,于是请求齐楚两国和好。于是楚不动一兵一卒,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无论事实是《史记》中记载齐王采取丞相的意见放太子横回国,还是如《战国策》记载太子横答应割东地五百里才被放回国,结果都是楚国在没有任何损失的前提下,在怀王被困的情况下把其长子横接回国立为王。太子横即位时,其父怀王还在秦国为人质,此时的顷襄王即使有少年意气,这时也只能畏首畏尾,未能挽回时局让楚国避免秦国的进攻。

公元前298年(顷襄王横元年),秦国要挟怀王却得不到地盘,反而楚国立了新君以对秦国,因此秦昭王大怒,派军出武关攻打楚国。秦大败楚师,斩首五万,取析邑及其周围十五城。

顷襄王二年(公元前297)楚怀王从秦国逃跑,秦王发觉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怀王想从小路到赵国后借路回楚,当时赵惠王刚刚即位,胆小不敢收容怀王。怀王又想跑到魏国,可惜秦兵追上了他,怀王只好跟秦国使者回到秦国。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怀王薨于秦地,秦将其归葬于楚,楚国人悲痛万分,象悲悼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各诸侯国也认为秦国的做法不对,“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由此断交。

顷襄王六年,秦派白起伐韩国于伊阙,取胜,斩首赵军二十四万。秦书信楚王说“楚国背弃秦国,秦率兵讨伐楚国,争个你死我活,希望楚军整治士兵,等待我们一战”,楚王害怕秦伐楚,于是与秦和亲修好。顷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85),顷襄王会秦昭襄王于宛。秦襄王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合谋以伐齐,取淮北。顷襄王十六年,楚又两次与秦昭襄王相会于郡与攘。

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楚国有个擅长用弩弓细箭射中归雁的人,襄王知道后,召见他,此人用弩弓细箭射雁做比喻鼓动楚王合纵抗秦,秦王闻讯,发兵前来攻伐楚国,秦楚关系再起波澜。楚国想与齐、韩联合伐秦,并乘机谋取周室,周王派武公劝说楚相昭子,最终楚国的计谋停止。次年,秦将司马错伐楚,占领了楚黔中,进而

攻打楚邓城,楚被迫割上庸、汉北之地给秦国。但是顷襄王的妥协并没有换来和平,复次年,白起再次伐楚,取楚地邓、郡、西陵。在郡之战,战争过程非常激烈,因为楚人顽强反抗,白起攻城久攻不下,于是引西山长谷水,水溃城东北角,数十万人被溺死,“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破为臭池。此时楚国的郢都已经孤立了。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白起攻入郑都,并烧毁夷陵,顷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

《资治通鉴》记载臣光说,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致死,秦王还遗襄王书,以武力威胁,楚国竟不能与秦抗争,忍受其父亲所受的耻辱,与秦通婚。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雠人役。”所以说,一个君主不懂得治国之道,仅有雄厚的势力,终至其走向衰危。

此时楚国外部关系尚未处理妥当,内部楚顷襄王却听信谗言,用人失当。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fa5e23bcd126fff7050b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