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2022-05-04 13: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青》,欢迎阅读!
知青

知青

一,知青是一个群体。



知青是一个群体,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大约有1800万人。这个群体的主体是老三届中学生,这个群体的整体包括但不限于老三届中学生。所谓老三届中学生,是指1966年文革开始时在校的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六个年级的中学生。初三、高三的应在1966年毕业,是六六届;初二、高二的应在1967年毕业,是六七届;初一、高一的应在1968年毕业,是六八届。从1967年开始,大中小城市的老三届中学生除少部分进工厂、当兵、留城市外,大量的都被送去上山下乡,成为知青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之前、之后都有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知青。之后不久,原来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升到初中了,也不上课,一部分人也被送去上山下乡,成为知青。通常称为小三届,即六九届、七零届、七一届。这部分小知青人数也不少,但多数是在城市郊区就近上山下乡。有些城市把七二届也送去了。在老三届之前,就有少量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知青。如在北大荒就有1963年、1964年、1965年去的北京老知青。此外还有更早一些的农村青年在外上学又回到家乡的回乡知青



二,知青是一场运动。



中国之所以出现知青这样一个群体,是因为一场运动造成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但人数少,规模小,没有成为运动。60年代逐步发展。文革开始后大批老三届上山下乡,达到高潮。随着文革的结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步退潮。这场运动来时轰轰烈烈、排山倒海,去时也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这场运动是最高领袖发动的,大量知青参与的,社会主流舆论推动的。这场运动给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城乡发展在一定的时期造成重大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大规模的运动是与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文革催生的。文革动乱开始后,全国大中小学都停课。这么多学生没学上,也没有工作,怎么办?196812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那时毛主席的话就是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于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积极地投入了这场运动。我们北京知青大量的去了北大荒、内蒙古、山西、陕西、西双版纳。这场运动是在那样的时代潮流中滚滚向前。




这场运动是有领导的。国务院有知青办,各省市县也都有知青办。制定和研究知青政策,拨出知青安置经费,向在农村知青派出了带队干部。在北大荒则根据毛主席的“6.18批示成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派出大量现役军人担任兵团、师、团、营、连各级领导。去兵团的知青要比去农村的知青情况好一些。去农村的是分散住在老乡家或知青点,挣工分。去兵团的是住集体宿舍,挣工资,发军装,编制是解放军序列。由于当时的背景,值班连队还发枪。



这次运动对中国城市、农村和边疆的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



在城市,几乎影响到每个家庭,从中央、省、市领导干部到普通市民,每家都有几个子女上山下乡成为知青。许多知青生活困难,需要家里补贴接济。知青回城后,城市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在农村,土地没增加,产量没增加,接受安置这么多人,负担增加了。许多知青没有生活经验,陷入困难境地。但也给很多农村带来了新鲜空气,改善了农村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生活的落后状况。

在边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浙江等地的广大知青为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但也发生了惊动中央的少数领导干部强奸女知青的案件。



三,知青是一段历史。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结束了,成为了一段历史,成为我们共和国的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一段历史。这一代知青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为国分忧,上山下乡。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为知青们提供的一条道路,也是知青们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些知青大都出生在我们的共和国成立前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他们经历了50年代的政治运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上山下乡运动,后来又经历了粉碎林彪、四人帮,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会对人生道路和心理历程造成影响。特别是上山下乡的经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知青的宝贵财富,受益终身。知青大部分是普通平民百姓。一部分知青抓住机遇,拨乱反正,努力奋斗,已经成为栋梁之才。在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界精英骨干中都有不少有过知青的经历。他们更加了解农村的艰苦,了解基层的艰难,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人民的梦想。当然历史总有缺失和局限,当过知青的总有精英,也有败类。对于知青的话题,青春无悔也好,青春有悔也好,怀旧颂扬也好,批判反思也好,历史任人评说吧。




四,知青是一种情结。



现在大部分知青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无论你曾经有怎样的彷徨和苦难,怎样的发展和成就,都将成为历史。很多人已经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享天伦之乐。但是上山下乡的共同经历,形成了一种知青情结。无论走到那里,说到知青的共同经历,都有一种亲近感。知青朋友们经常在一起聚会。而且很多知青与上山下乡的第二故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给第二故乡捐款捐物,捐资办学。而且为把生命牺牲在那里的知青祭奠。知青中的热心人士多次组织关于知青的展览,知青的合唱团、歌舞团,组织各种演出,许多地方还建立了知青博物馆和网站。北京知青1990年就曾经在国家博物馆(当时叫革命历史博物馆)组织了《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2011年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组织了《北大荒知青图片展》。知青这是永远抹不掉的烙印,也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的一种资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1b4a635acfa1c7aa00cc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