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汉乐府古诗原文

2024-01-17 21:10: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南汉乐府古诗原文》,欢迎阅读!
南汉,乐府,古诗,原文

原文: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创作背景

《江南》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采莲歌。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一首情歌,鱼戏莲叶有暗喻男女欢爱的意思;也有人说这仅仅是写劳动生活的快乐。 [7]

作品鉴赏

这首采莲曲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诗的前三句是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采莲人的情趣自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这四句诗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读者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


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作品本身并没有正面描写过一个人物,但从字里行间以及描绘的特定环境,都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也可窥见歌者的心态。这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非常耐人寻味。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诗中”“西”“”“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35fc62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