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题西林壁古诗

2022-11-11 20: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改写题西林壁古诗》,欢迎阅读!
西林,古诗,改写

改写题西林壁古诗1

有一天,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览庐山。因为,他们听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去过庐山,看过庐山瀑布,并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篇。他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庐山。

早上一起床,他们就开始启程了。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一看:啊,这么高的山呀!〞苏轼的妹妹喊道。他们一边爬山一边看。他们看到山中的树林就像一张长长的绿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着歌,好似在欢送他们的到来。苏轼和大家一起爬着爬着觉得累了,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苏轼说:横着看庐山就像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岭,到处都是绿色。可爬着爬着景色怎么变了?你们看,侧着一看庐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好似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和一棵棵嫩绿的竹笋。〞他的弟弟说:是啊,是啊。你看从远处看像一群群绿色的小绵羊,从近处看山雾环绕,神秘莫测。〞接着,他的妹妹说:从高处看下面是不知深浅的山沟,从下面仰望到处是悬崖峭壁。〞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瀑布,水留下来的声音震耳欲聋。原来这就是大诗人李白仰望过的庐山瀑布。看完瀑布后,他们我一言你一语的辩论起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苏轼说:我们站在庐山的中间,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是因为我们就身在其中。〞

游览完庐山后苏轼便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改写题西林壁古诗2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苏轼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苏轼来到庐山,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哇!庐山真像一个天然氧吧。〞苏轼感慨道。横看那重重叠叠的山好似连绵起伏的山岭。而侧看又像陡峭的险峰;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陡峭,从高处看是深沟幽静,从山下仰望那么是层峦叠翠。苏轼无论怎样都分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他继续往前走,欣赏着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清澈透底的小溪。沿着小溪的途径一直往前走,不知何时眼前出现了一条巨大的瀑布,原来这就是李白曾仰望过的庐山瀑布呀! 苏轼始终都不知道庐山到底长什么样子,只因为他就在这庐山当中呀! 苏轼当时诗兴大发,于是他扬起毛笔,沾上墨水,在庐山上的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改写题西林壁古诗3

一年春天,我和诗友陆游受王安石的邀请去庐山游玩。 庐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我正沉迷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我脚下一空,跌进了一个泥潭里,我赶紧爬起来,往河里一跳,哇!河水冰凉冰凉的,我浮在水面上,看着雄伟的庐山,不禁感慨: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我晒干衣服,已经到了黄昏了。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问:问可以在这借宿一晚吗?〞这家主人只是冷冷地说一声:进来。〞但等他看清楚是我们时,连忙说:快请坐,快请坐!来吃饭吧!〞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我们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连最后一点儿油也吃了。

晚饭过后,我们外出散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一条瀑布旁,我们坐在草地上,晚霞把草地变成了金色的,瀑布也为成了金色的,远远望去,好似一条金色的毛巾挂在那里,看着这美丽的景象,又一句诗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好奇地问:此句何意?〞我笑道: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而视野太狭窄造成的。〞王安石大笑:老兄,你已经玩了一天还不够呀!哈哈哈!〞其他人也捧腹大笑,山中久久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一次旅游在欢快的笑声中结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3825ce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