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天祥的事迹及精神_文天祥《夜坐》赏析

2022-07-20 06:1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文天祥的事迹及精神_文天祥《夜坐》赏析》,欢迎阅读!
文天祥,赏析,事迹,精神,最新

夜坐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月满西楼:深秋的枫叶飘落一地,月光轻笼,如烟如雾。想那秋雨细洒,百花尽落,却正是红蓼盛开之时。放眼望去,沉静的江水、粼粼的波光,迎着南归夜翔的大雁,恰成半幅落雁秋水图。细听,山堂四壁促织低唱,正如那月夜中苦吟的诗人。逝去的岁月啊,染白了多少少年的乌发,我的理想、我的壮志呢?却随着岁月渐行渐远,遥不可及。难道此生就这样伴着寂静恬淡的秋夜,终老于林泉之下吗?!虽然世事蹉跎,我却依然保有一颗不甘沉沦的雄心,就像那丰城宝剑,即使被厚厚的泥土掩埋,也挡不住那直冲斗牛的剑气!一听到鸡鸣之声,总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多想像当年的祖狄、刘琨一样,闻鸡起舞,苦练剑术,能在乱世之中一展胸襟、报效国家。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至八年间(1070~1072)淳熙六年秋,文天祥因权相贾似道排挤,退居文山。诗中借枫叶、蓼花、宿雁、寒蛩等秋天景物,渲染出悲秋的情感基调。但国势飘摇,大厦将倾,岂容诗人徒发一己风花雪月之诗情?正是在这万物萧索的悲秋季节,被迫归山的作者才更加痛感岁月空逝、吾道之孤。但他并非一味悲叹不遇,而是不甘寂寞,时时有一展胸襟之志,此诗结尾“剑心”“欲驰”之语,即为明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全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风味。

1


前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诗人不禁慷慨悲歌,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 逶迤:对蹉跎日月的无限感慨。

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425c27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