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学》读后感

2023-04-08 13: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中学生,心理学

《中学生心理学》读后感

刚刚看完这本《中学生心理学》,巨厚,将近500页,如果不是为了探索刚刚初二的儿子,我想,我不会有如此耐心和毅力。

先说作者。林崇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

《中学生心理学》特点是“权威、科学、完整、详尽”,作者不仅阐述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从学习,言语,思维,观察、记忆与想象,社会性,情感,意志,理想、动机、兴趣与价值观,性格,品德,网络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人际关系,以及创新心理等诸多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议。

以下是书籍的相关文摘,自认为是干货,至少看了多遍,很有心得的,列到下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悟—— ****关于学习,记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背诵一段时间后停顿一下或学习一些其他课程,比长时间地一次试在图背诵下来效果要好。因为长时间地背诵,脑细胞容易起抑制作用,影响记忆的功能。因此,教师和家长安排学生复习时,各项课程最好交错进行根据上述情况,对篇幅长、内容复杂的材料,可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办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有待改进。调查显示,在阅读时,有近半数的中学生会进行其他活,如听音乐看电视、吃东西;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写读书笔记习惯的中学生仅占9%,91%的中学生没有这个习惯;当阅读遇到困难时,有一半的中学生能够采取查资料、请教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但仍有四成的中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不求甚解,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阅读完成后,有近半数的中学生只是停留在与同学进行口头交流,能学以致用,把阅读中看到的一些好的句子、词语用到作文中的中学生并不多。 ****关于理想,自尊

对中学生所敬佩的133个理想人物进行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周恩来(17.81%)、比尔盖茨(6.7%)、毛泽东(4.9%)、鲁迅(4.25%)、邓小平(3.27%)


在不同的中学生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女生的自尊有消极影响,但对男生没有影响;母亲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对男生的自尊有消极影,但对女生没有消极影响。

4岁以前,男女生都认同自己的母亲,4——6岁以后,男孩逐渐认同自己的父亲,女孩继续认同自己的母亲。 ****关于心理健康

人体从事某项活动时,大脑皮质相应区域的细胞也处于兴奋状态。各项活动都会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细胞的兴奋,兴奋必然也伴随着细胞的物质消耗,如果消耗过程占据优势,使大脑皮质转入抑制,就会出现疲劳。疲劳对大脑皮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它是需要休息的信号。 中学生精力旺盛,往往兴奋占据优势。因此中学生需要合理的休息,并补充消耗的物质。如果负担过重,活动过量,脑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使损伤某种皮质细胞,结果就会入睡困难、失眠,早晨起不来,白天昏沉沉,学习精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效率很低,逐步发展为神经衰。而神经衰弱与学习效果又形成恶性循环,使心理健康逐渐恶化。 现代生理学提出“积极性休息”的观点。所谓

“积极性休息”,就是神经细胞的活动依次轮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重新分配的现象。生活有节奏性,不仅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充分地获得交替和更新,而且使生活“习惯化”,在大脑中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既可以使大脑皮质活动消耗量少,工作效率高,不易疲劳,又可以提高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从事某项活动的兴趣。

中学阶段,要使学生生活有节奏性,首先要有科学的作息制度,合理地组织、安排他们一天的学习、劳动、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和休息。这样,才能保证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于创造性人格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在国际上较著名的有两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67)指出,创造性人格有八个特点:①有高度的自觉性与独立性;②有旺盛的求知欲;③有强烈的好奇心,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④知识面广,善于观察;⑤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⑥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广泛的爱好;⑦有幽默感和出色的文艺才能;⑧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斯滕伯格(R.T. Sternberg,1986)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三维为人格特质,由七个因素组成:①对含糊的容忍;②愿意克服障碍;③愿意让自己的观念不断发展;④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⑤有适度的冒险精神;⑥期望被人认可;⑦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79ff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