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白露

2022-08-27 07: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里的白露 》,欢迎阅读!
白露,唐诗

唐诗里的白露

作者:邱俊霖

来源:《小星星·作文100分》2020年第09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在唐代,文人雅士往往会在白露时节挥笔抒发自己的情感。

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中写道: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遙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白露时节是天气转凉、草木由盛转衰的时节,王昌龄笔下的白露正符合这样的节气特点,让人感觉到阵阵凉意袭来。

诗圣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是这样描述白露的: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夜晚,盈盈清露,凉意透人心脾,往往容易让人思乡怀人。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而白露时节的更是触动了杜甫的愁绪,让他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

连一向豪放不羁的诗仙李白在白露时节的夜晚也会感到丝丝愁绪,他在《相和歌辞·阶怨》当中写道: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宫怨诗。白露时节,玉阶上生起的露水逐渐浸湿了主人公的罗袜,回到房中放下水晶帘,他仍然隔着帘子凝望着秋月。透过诗句,能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孤独与悲凉。 然而唐诗里的白露并不是一冷到底的,白居易在 《凉夜有怀》里写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浅显直白地描述了一个可爱的夜晚,用相亲这个俚语让整个夜晚都变得清新活泼。 通过唐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的喜怒哀乐,感受诗人的情怀,产生无尽的遐思。虽然秋日的圆月与白露容易触发人们内心的伤秋之感,但同样也可以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姿态,让我们在凉意之中感到爽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8d4f30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