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析

2023-03-18 10:2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养老,互助,视角,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

作者:张健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3

要:农村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养老困境的创新举措。从笔者20163月份对河北省肥乡县开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的效果考察发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存在基础与社会互动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基于社会互动理论,从宏观层面上国家与社会互动,以及微观层面上老人之间合作、交换、冲突互动来解释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 社会互动 合作 交换 冲突 一、引言

当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式微,而高成本的社会化养老还无法完全承接起现代家庭所外溢的养老重任,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创新的养老模式,引起了社会关注。河北省肥乡县所开展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属于聚居互助式,是指在村委会的带头下,以就近和便利为原则,建立农村互助幸福院,将同一个村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组织居住进来,依托所在村集体的养老资源和老年人自身的力量,如低龄服务高龄,身体好帮助身体差,满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遇到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实现老年人养老的自我管理与互助服务。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互动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关系背景下,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性的行动方式和过程。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本文将社会互动理论作为分析农村互助养老的基础,试图探析该模式的本质。

二、宏观层面:国家与社会互动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讨论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关系,强调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发生作用。公民参与可以加强国家力量,国家制度需建立一个促进公民参与的大环境,二者互为条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促使国家嵌入社会或者激励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国家与社会共治。农村互助养老属于第一种互补性的国家与社区合作关系,即国家提供公共物品来培育人们的合作,这些公共物品有无形的,如法治、公开性、技术改进等,也有无形的,如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推广等。这些无形或有形的物品都可以提高人们的合作能力。政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资金、政策、培训、设施等公共物品来培育人们的合作,包括村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老人及其子女等。同时也在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经


济投入三个方面积极承担责任,为农村互助养老的运作机制创造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国家在公民合作能力的建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缺少国家的互动参与,那些传统的互助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并不能自动转换成现代的具有生产线的社会资本,因此,国家建立机制来使传统的信任关系向现代流行的合作理念进行转换。在老龄化社会加剧的今天,国家号召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这项重任,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是农村互助养老的存在的外部优势。

三、微观层面:合作、交换与冲突

在互助养老中,每一位老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老人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互动,实现良好的沟通,有的直接转换为特定的互助行为,如聊天慰问、相互照顾等。在农村互助养老中,老人个体间的互动主要是合作、交换与冲突。

第一是合作,个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缺乏老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养老将无法开展。合作的基本条件有:一致的目标;对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行为配合;讲究信用。在互助养老里,入住互助幸福院的老人以改善自身晚年生活为共同目标,都认同并遵守幸福院内部的规章制度,遵循着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彼此之间通过一系列行为活动,有默契地配合,最终享受合作成果。对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具体的合作情况展开讨论,分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与休闲娱乐四个方面,如合伙做饭、代为购物、帮助洗衣服、打扫卫生、洗澡穿衣等;陪同看病、帮忙买药、照顾吃药等;心理安慰和疏导、平常慰问、聊天交谈等;合伙打牌、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读报纸、组织聚会等。合作提高了老人们做事的效率,彼此信任建立起了团结协作、亲密友好的关系,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是交换,个体为了获得报酬或回报而产生的社会互动行为,其中,回报不一定是有形的,也不一定有明确目的,有时更多的是无意识地期待别人的感激,但多数社会交换都遵循着互惠这一基本原则。按照社会交换理论,除了通常所说的物品、金钱之外,称赞、感激、表扬等也属于交换品的范畴。其中,人们在社会交换关系之外取得的酬劳,比如货币、商品、邀约、扶助、服务等被称为外在性报酬,从社会交换关系自身取得的酬劳,比如快乐、赞同、友爱、感动以及表扬等,被称为内在性报酬。在农村互助养老中,交换品除了劳动、服务和時间等外在性报酬,还包括关怀、奉献、陪伴、尊重、集体荣誉感等内在性报酬。交换作为一种内在激励,有助于利用老人闲置的人力资本,提高老人参加互助养老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是冲突,个体与个体之间如有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感情,就可能引起对立或不一致的相互作用,但它可以通过预防和消除来减少。农村互助养老中,为了能有效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个人需要,老人们需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但由于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性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集体生活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难免有分歧,这在生活中可能会形成冲突,表现形式有暴力、破坏、无理取闹、争吵等。老人间的冲突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如降


低群体效率,影响内部团结,产生恶劣口碑等,这将成为互助幸福院推广道路上的阻碍之一。互助幸福院内部实行的自我管理制度,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规范,较大程度上预防和解决了互助养老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冲突给互助养老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互动理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农村互助养老属于互补性的国家与社区合作关系,政府为解决当前农村严峻的养老问题,开始培育人们的合作;(2)老人以改善自身晚年生活为共同目标,彼此之间通过一系列行为活动,有默契地配合,最终享受合作成果;(3)老人间的交换品除了劳动、服务和时间等,还包括关怀、奉献、陪伴、尊重、集体荣誉感等;(4)冲突因素促使互助幸福院内部实行自我管理制度,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杨静慧. 互助养老模式:特质、价值与建构路径[J]. 中州学刊, 20163. [2]柴志明. 社会学原理[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李姿姿.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J]. 学术界, 20081):270-277. [5]Evans P B.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97 312):231-249.

[6]李曼. “农村互助养老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524.

[7]郁建兴, 吴宇.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J]. 人文杂志, 20034):142-148.

[8]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张健(1991.09)。民族:汉,江苏扬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a43a17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