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2022-11-15 21: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五首》,欢迎阅读!
唐诗

唐诗五首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2. 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过程与方法

1.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2.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隐晦的情感。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 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 学习《山居秋暝》,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 二、背景知识了解 1. 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

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从字数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2. 王维与《山居秋暝》

王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人。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分为前后两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万事不关心”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诗人孟浩然,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更甚者,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三、听录音朗读课文 (略) 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

注意读准节奏: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是一致的。本诗节奏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六、品位鉴赏

1. 学生思考:诗人写了那些山居之景、山居之人?在景物的描写中体现诗人什么样的理想境界?(可适度展开)

明确:诗人为读者描写了一个秋天夜晚山中的情景。

山居之景:明月、松林、清泉、岩石 以物芳而明志洁 山居之人:浣女、渔人 以人和而望政通 2. 学生思考: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

明确:1)山树木茂密,人的踪迹很难被人发现。2)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山”二字又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人迹罕至。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这二字既表现了雨后山野的静谧,又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喜爱,这是作者着意渲染出的一种意境。

3. 学生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悦目悠游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思,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明了归隐的决心,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七、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中,诗人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俗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生自读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学习古代边塞诗的特点。

2. 学习杜甫的《登高》,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步骤

一、学习《从军行》 1. 王昌龄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开元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2、指导自读:

1 第一、二句:描绘了当时西北边戍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


一个概括。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蓄丰富。

2)第三四句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在此戍边时间漫长,战事之频密,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了,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言的誓言。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二、学习杜甫与《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杨伦称赞此诗未“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二、具体研习《登高》

1.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把握语气的缓急)

2. 提问: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让学生根据内容适度展开)。透过“急”、“高”、“哀”、“清”、“白”、“无边”、“不尽”等形容词,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3. 学生思考: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出示投影: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势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和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明确:“悲秋”之情来自: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4. 名句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讨论:这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

明确:这两句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叶落意味一年将尽,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连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长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难怪前人



2

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习《石头城》,体味寓情于景的手法。

2. 学习《锦瑟》,鉴赏其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读《石头城》

1. 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后迁连州(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庆元年(821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3. 学生思考:“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明确: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凉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4. 学生思考: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在这里,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短墙上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含无尽慨叹于其中。

5. 此诗的主题:本诗的主题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二、引导学生自读《锦瑟》

1. 教师范读诗歌。

2.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诗歌。

3. 提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4. 学生思考: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在诗中的颔联和颈联用的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请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塑迷离的意境。而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5. 学生思考: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内容有很多争议,取一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b4c9df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