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避讳方法

2023-03-17 02: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避讳方法》,欢迎阅读!
避讳,方法

(三)、避讳方法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

①《汉书》”→“。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

②《太素》 太渊穴”→ “太泉穴。为避唐高祖李渊讳。 2、空字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如:

陶弘景陶景 《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字。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3、缺笔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 (四)、度量衡

中国很早就有度量衡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以后为历代社会所沿用。度量衡是度、量、衡的合称。度指长度。量指容量。衡指重量。 1、度

基本单位是尺。

常用的五度:引、丈、尺、寸、分。《汉书律历志》 进制:1=10丈,1=10尺,1=10寸,1=10分。 其他古单位:仞、寻(均等于8尺)。厘(1/10分)、毫(1/10厘)、丝(1/10毫,宋前作秒)忽(1/10丝) 2、量

基本单位是升。

常用的五量:斛、斗、升、合、龠。《汉书律历志》 进制: 1=10斗(宋后改为5斗)1=10升,1=10合,1=2龠。 其他古单位:

石,本为重量单位,120斤,秦汉后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1=1斛) 勺(1/10合),撮(1/10勺) 注:斛(胡),合(葛) 龠(yuè月),石( n旦) 3、衡

基本单位是斤。

常用的五权:石、钧、斤、两、铢。《汉书律历志》 进制:1=4钧,1=30斤,1=16两,1=24铢。

宋代以后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其进制:1=10钱,1=10分,1=10厘,1=10毫。

其他古单位:圭、lěi垒)均为1/10铢。粟、黍,shǔ暑)均为1/100铢。宋以前的1/4两,即2.5钱。镒(益)为20两。锱(资)为6铢。 注:石,古均读为shí,今作重量单位仍读shí ,作容量单位读n


(五)、地理方位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北京: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六)、成语典故:

1、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非常多,例如烽火戏诸侯、歃血会盟、老马识途、一鼓作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秦晋之好、唇亡齿寒、东施效颦等等。

2、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等等。

3、与楚汉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十面埋伏、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楚河汉界、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 •••••• (七)、文史典籍 1、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 2、风骚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 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4、六经

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六经 5《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6《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7《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b5553567ec102de2bd89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