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假设理论分析

2022-04-08 01:4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假设理论分析 》,欢迎阅读!
假设,理论,财务,分析

财务假设理论分析

作者: 罗玉琼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3



罗玉琼

财务管理的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财务前提基础上的,从最早的MM理论到今天的财务主体假设、资金市场假设,财务假设理论不断通过观察、实验、文献等方式被肯定并且提高到理论程度。我国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财务假设理论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目

前形成了几种理论,各有侧重,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各有贡献,但同时也各有局限性。

一、财务主体假设

财务主体假设在财务理论体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假设说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主体,就不能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不能合理调节财务关系,就无法说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财务管理。这个假设为财务管理明确了财务人员为谁进行财务管理的问题,规范了财务活动的空间范围。同时该假设认为在这一空间范围内有着独立的资金和资金运动,并通过价值形式处理着空间内外的经济关系,这些关系包括了协调、权衡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矛盾,因此这一空间范围就应视为“财务主体”。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一般都存在着从资金的筹集、投放到资金的收回、分配这一完整的资金运动过程。

财务主体是财务关系及财务管理活动存在的基本前提,具备以下特点:(1)财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财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3)财务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并不一定是财务主体。与会计上的会计主体相比,财务主体的要求更严格。两权分离的推行,使财权回归企业,经营者有权独立地进行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和分配等重要决策。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财权的逐渐回归企业,所有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均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主体。而一部分不能实行完全竞争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其财务主体的双重身份可能会长期存在。但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并不否认财务主体假设的成立。财务主体假设为正确建立财务管理目标,科学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独立财务主体假设的本质是企业以拥有法人财产权为依据,独立开展各项理财活动。企业作为独立财务主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标志,只有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国家不再作为企业的财务主体,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才算真正建立。因此,企业作为独立财务主体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按照独立财务主体假设去设计运营,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轨道。

二、资金市场假设

这项假设的含义是存在一个健全、完善的资金市场,完善的资金市场是企业财务活动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筹资、投资、用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三者只有达到统一、均衡状态,资金循环才能顺利进行,资金才能发挥最佳效用。资金市场正是给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触市场包括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的必然形成,这是作出资金市场假设的根据。资金市场假设的意义不仅对企业筹资和投资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为财务理论研究拓宽了领域。它要求财务理

论工作重视资金市场的研究,迅速形成科学的筹资和投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财务理论体系。

三、财务风险假设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的。在财务管理原则中必须注重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要求企业不能承担超过收益限度的风险,科学预测风险,有效回避和分散风险。财务与会计的


根本区别就在于,会计侧重于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即它立足于过去和现在,而财务则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运筹和管理,由于资金运动的连续性和周而复始性,促使财务必须面向未来,对未来的财务环境、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判断,这就是财务预期假设。财务预期是财务人员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财务环境、可获得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管理具等财务运行系统。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财务活动充满着各种财务风险。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企业财务风险与盈利之间的关系,每个企业都要在财务风险与盈利之间作出选择。高盈利,高风险;低盈利,低风险。财务风险与收益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企业财务是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运营的,因为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就带来了风险。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及财务风险假设作用的发挥,企业理财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才有丰富多彩的数量化的现代理财分析方法,才有各种各样的筹资与投资活动。

四、持续经营假设

这一假设有两层含义,一是假定企业将长期存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企业这个财务主体展开的。企业存在破产、倒闭被兼并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这几种情况,企业的财务活动也便中止,财务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也就不再适用,而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进行破产、倒闭、兼并的清算。二是假定企业的资金运动是连续的。如果资金运动在某一环节中断,企业财务状况必将陷入困境持续经营假设,为正确进行筹资、投资、营运等财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主体在可预计的时期内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计划的经济活动。它给出了财务主体活动的时间跨度。在假定某一个企业作为财务主体以后,就要思考这个企业能存在多久这个问题。企业可能是持续经营的,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更甚至终止营业。在不同的条件下,所采用的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由于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的毕竟是少数,即使可能发生破产,也难以预计发生的时间。因此,在财务管理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关闭,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下去。企业可能是持续经营的,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更甚至终止营业。在不同的条件下,所采用的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持续经营假设可以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按理财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企业自创立之日起,直到解散停业为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都犹如奔腾的长江一样川流不息、持续不断。在进行投资时,要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要正确处理各个利益集团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五、管理行为假设

财务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类行为。既然作为财务主体的企业是一个有自身利益的独立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包括筹资、投资、营运及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力,以及运用这些权力达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管理职能,如预算、组织、调节和控制职能。管理行为假定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活动之中。虽然财务活动纷繁复杂,但财务还是可以加以管理的。因为财务活动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可以按人的意志加以控制的。既然财务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就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不断研究财务问题,在不断实践着如何管理好财务活动。因此,财务基本上是可以加以管理的。这一假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理财的重要前提。

以上五项财务假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财务的本质,财务基本概念,共同构成了财务的基本理论,形成财务关系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d0b463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