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2023-12-07 22:28: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述古,丹阳,苏轼,译文,赏析

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 湖楼,孤山寺,

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另I」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 中月,江边

柳,陇头云。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 处处黯然伤神,

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 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至加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 得用绣罗衫去拂

净才能看清。自离幵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 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⑴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 句三平韵;前段

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 平韵三种。

⑵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⑶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⑷何限:犹无限”

⑸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⑹故人:指陈述古

⑺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⑻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⑼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⑽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11) 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12) 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 野曾和寇准同

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 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 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 “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此处 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13) :指杭州西湖。

(14) :小山丘,田埂。

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宋制,知州知府总掌 郡政,又设通判

监政,共商和裁决管内大事。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是 苏轼的至交诗友。他们都是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排斥出朝,外任地方官职的。 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元旦 过丹阳(今属江苏),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柳瑾相别。此词题为 “丹阳寄 述古 ”,据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它是苏轼 “自京口还,寄述古作 ”,则当作 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

作者以追念与友人 “携手江村 ”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风 景依稀,又

是一年之春了。去年初春,苏轼与陈襄曾到杭州郊外寻春。苏轼作 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 “暗惊梅萼万枝新 之句。词中的 “梅雪飘裙 ”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 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

“故人不见 ”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 人不在眼前。

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 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 诗酒游乐的地方 —— 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这三处都是风景胜地。词的下 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e888ee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