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字经》犬守夜教学设计()

2022-09-05 01: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三字经》犬守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守夜,三字经,教学设计,国学

学校礼仪教育下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三字经》第16 犬守夜

一、教材简介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二、教学内容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认读文中的生字,理解并背诵《三字经》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3.鼓励学生立志向学,引导他们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只有勤奋向学才能有所进步,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发奋学习的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明白从小发奋学习的必要性。 五、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六、教学课时

2 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挑战背诵。

1.挑战背诵前面所学内容。

2.播放《三字经》视频,跟着视频,读一遍,吟诵一遍。 3.集体背诵前面学过的内容。 (二)配乐诵读。

1.师:在我们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宋代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无疑是最绚丽的一朵浪花,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赏心悦目,令我们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三字经》

2.出示《三字经.犬守夜》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1


学校礼仪教育下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3.师配乐范读,生仔细听读。

4.师范读,生轻声和读 5.老师教,学生读。

5.自由大声朗读。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特别注意“守、司、吐、酿、壮、泽、显、裕、勤、戏、哉”等生字。 6.指名读,师要求:读对、读准! 7.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8.男女生赛读。

(三)听故事,明道理。 1.师: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三字经虽寥寥七十二个字,但每句话背后都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信!我们听听下面两个故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师播放“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的故事视频。 3.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师点拨:这不正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呀!(点生读这一句。)狗在夜里守夜,雄鸡在清晨报晓。你们如果不学习,就没有本事,又怎么做人呢?

4.老师大致说出全文的意思:狗能守夜看门,鸡能黎明报晓。人如果不学习,那还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能吐丝,蜂能酿蜜。人如果不学习,那就连动物都比不上啊。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上可辅佐君王,下可造福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声名远扬,光宗耀祖,惠及后代。别人留给子孙的,是成箱的金子。我教育子孙的,只有一本《三字经》。只有勤勉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嬉戏懒惰,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处。一定要警惕啊,应当勉励自己勤奋好学。

(四)讲故事,明事理。

1.师: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学习的故事”,先思考片刻,然后把你听到或看到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生交流讲故事。

3.播放“囊萤映雪”的动画片。 4.师:虽然我们现在早已没有必要像千百年前古人那样如此苦读,但勤奋学习的道理却是千百年不曾改变的!

(五)情景创设,指导行为。 师:这有几个小朋友等着我们去帮助呢!看看这幅图上讲的什么?(出示图) 师:当他不认真读书的时候,你会对他说…… 当他抄别人卷子时,你会对他说……

当他不用功读书,长大后一事无成,你会对他说…… 当我们遇到难题,要打退堂鼓时,你会对自己说…… 师:当……的时候, )会对( )说……同桌讲讲。

师点拨:当同学们这么一说,我感到三字经离我们并不遥远了,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有熟读并从中领悟,才能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针!

(六)诗歌赏读。

1.出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自由朗读,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



2


学校礼仪教育下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3.说说作者的创作背景:公元748年,杜甫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尚书省左丞韦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

(七)再背《三字经》 1.师: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背我们这一祖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三字经》 2.师: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了《三字经》,又一次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下,又一次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只要我们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就一定会让古老的经典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板书设计] 三字经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ea647584254b35effd34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