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022-08-19 07: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欢迎阅读!
甘州,八声,江天,潇潇

唐诗宋词选读 浦培根

八声甘州

教学目的:

1.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 2.了解慢词及柳词特点; 3.了解作者在词史中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首歌唱地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对家乡的情是无法改变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烟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透过诗行,我们可以看见游子的思念,母亲的呼唤,亲人的期盼,今天,我们走进柳永的《八声甘州》看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思念。 二、介绍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三、内容提示

这首词抒写了被萧瑟秋景所触发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曲折地透露出词人矛盾痛苦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

此词为双调。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层层铺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细腻深婉,穿插想象,曲折有致。 四、分析词句: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描写了哪些意象?

暮雨、江天、秋

2.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

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凄冷(在诗词中这叫意境) 4.赏析“洗”字。

A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B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本词首句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意境有没有发生变化?

1


唐诗宋词选读 浦培根

更加凄冷。

2.李白的《忆秦娥》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阕”,苏轼曾经把二者进行比较,认为柳词这句不减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提示:从意象 意境两方面分析)

明确:A“唐人高处”:把山水自然和自己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且表现得开阔博大。

B苍茫寥廓、高远雄浑。如“江天”“霜风”“关河”“残照”等意象,物像选取大尺度、大范围,广阔辽远,所用的描写词语更寒冷,肃杀落没。可以感到意境更凄冷。

远处景物这样的荒凉、凄冷,词人不忍再看,低头寻觅。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红和翠指什么?

红:花,翠:叶,化用李商隐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红率翠减,还是衰败的景象。

2.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怎样的?

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无语东流,更加深了凄凉感。

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对前三句景物的总结并和“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形成对比、比喻的关系。从中,你能生发出怎样的感慨来。

羁旅愁思、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

我们猜想一下,词人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客愁新,寒林点暮鸦] 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这本是谁在思念谁?

词人在思念佳人

2.而本句词却是从谁的角度来写思念的?

佳人。 3.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怎样变化的? “望、误、识”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惊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丧。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这是从对面写来,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更显得游资思归之心切。从表达手法上显



2


唐诗宋词选读 浦培根

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

6.“想”字几句是虚写,与上文写自己形成实虚结合的手法,回顾其作用。

从对方写起,实虚结合,情同境异,既丰富了内容,也深化了思归之情。 “争知我”,又化实为虚,感情曲折,文笔变化。 下片抒情。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四.总结:

八声甘州是词牌名,词有词牌,还有的有题目。这首词没有题目 我们给他加个题目应该是什么

思乡

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情景交融 层层铺垫 衬托 五、结束语:

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良的养分不断充实我们的头脑,沉淀我们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八声甘州 (思乡) 柳永 暮雨 江天 清秋

情景交融 霜风 关河 残照 长江 层层铺垫 词人 佳人 七、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郎。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fe11790066f5335a8121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