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网络小贷最新现状 行业乱象仍屡禁不止

2022-05-31 18:5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揭网络小贷最新现状 行业乱象仍屡禁不止》,欢迎阅读!
屡禁不止,现状,行业,最新,网络

揭网络小贷最新现状 行业乱象仍屡禁不

作者:王海梅

来源:《金融理财》 2019年第4



由于网络小贷公司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开展贷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网络小贷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等。

距离2017 12 月初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要求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已过去1 年多的时间了,虽然近一年网络小贷批设速度受监管政策影响明显有所放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行业仍存在各种乱象。本文将对网络小贷现状以及存在的乱象进行介绍和分析。

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 12 月底,全国共批设了261 家网络小贷公(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243 家完成工商登记。从网络小贷公司成立时间来看,2016 年开始网络小贷牌照数急速增加,2017 年呈爆发性增加,2017 年全年批设成立的网络小贷数达到124 ,2016 年及之前批设的网络小贷牌照总数,2018 年网络小贷批设总数明显大幅下降,仅有3 ,这主要是因为2017 11 月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截至2018 12 月底,261 家平台主要分布在21 个省市,其中广东省最多,60 家网络小贷公司;其次是重庆市,43 ;江苏省和江西省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别有26 家和24 ;浙江省以22 家排名第五。这五个省市批设的网络小贷总数排名全国前五,占全国批设总数的67.05%。由于网络小贷公司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开展贷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网络小贷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等。虽然部分地区适度放开了网络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不仅可通过自有资金、捐赠资金和银行融资等银保监会规定的资金来源开展业务,还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向主要股东定向借款等方式融资进而开展业务,但仍会受到严格的融资杠杆限制。2017 12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 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更是要求小贷公司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此监管政策一出,行业立刻掀起了一股“增资潮”。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 年以来已有32家网络小贷公司完成增资,占网络小贷公司总数的12.26%,其中有5 家更是在2018 年连续增资两次及以上。总体来看,2018 年不少网络小贷公司为了快速稳步推进业务发展而选择增资,或者通过增资来实现降杠杆以符合监管要求。

2018 年完成增资的32 家网络小贷公司来看,多数为主打线上个人小额信贷的小贷公司。从背景来看,既有如蚂蚁金服、百度、苏宁、美团、滴滴、唯品会、二三四五等互联网各领域巨,也有万达、保利、世贸等实力雄厚的线下传统企业。从增资情况来看,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8 年年初增资至80 亿元,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网络小贷公司;重庆百度小额贷


款有限公司2018 年以来连续增资两次,目前增资至70 亿元,成为继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后注册资本第二大的网络小贷公司。

高利贷、暴力催收、砍头息等乱象屡禁不止

随着各地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消费金融的大热,网络小贷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但随之有关现金贷的高利贷、暴力催收、多头借贷等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也提及到目前小贷公司存在违规跨区经营、变相高杠杆放贷、借款人综合成本畸高、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和风险。

因消费金融的大热和现金贷的暴利宣传,不少企业选择借助网络小贷的牌照优势从事消费分期或现金贷业务,服务于长尾用户,但这也就意味着其同时存在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等现金贷“通病”。虽然监管层多次发文要求清理整顿现金贷和网络小贷的高利借贷、暴力催收、滥用信息等问题,但行业各种乱象仍屡禁不止。

21CN 聚投诉上就可以看到不少借款人对部分网络小贷公司产品的投诉,如在21CN 聚投诉发布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一周投诉排行榜(2018 12 20 -12 26 )》中,2345 立即贷、2345 贷款王就位列其中,不少借款人投诉称2345 立即贷存在收砍头息、暴力催收、高利贷、强制购买会员等问题。据了解,2345 立即贷是由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运营,也是其2018 年推出的新产品,根据21CN 聚投诉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9 1 15 ,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累计收到了1622 件投诉,并且从投诉时间来看,投诉量呈逐月上升趋势。

部分网络小贷公司融资杠杆突破限制

网络小贷公司主要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等,虽然部分地区放宽了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但仍受到融资杠杆的严格限制。此前不少网络小贷公司通过发行ABSABN 等方式融资来实现出表,盘活资产,但在2017年年底,监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此政策一出对于此前通过发行ABSABN 等方式进行融资,变相加杠杆的小贷公司可谓是致命打击。从目前统计来看,各地对于网络小贷的表内融入资金余额的限制不一,但基本在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0.5-3 倍范围内。

从目前来看,行业中仍存在不少网络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超限的情况,以蚂蚁金服旗下的两家网络小贷公司为例,根据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显示,花呗(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借呗(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8 年共发行了78 ABS 产品,发行金额总计为1724.5亿元,存量为1715.25 亿元,但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仅为120 亿元,按照借呗和花呗的存量ABS 规模与其目前注册资本估,其融资杠杆率远超重庆金融办规定的小贷公司各类融资余额合计不超过公司资金净额2.3 倍的杠杆限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037a67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