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穆特·施特恩:哈尔滨,儿子回来了

2022-04-14 00:5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赫尔穆特·施特恩:哈尔滨,儿子回来了》,欢迎阅读!
施特恩,赫尔穆特,哈尔滨,儿子,回来

赫尔穆特·施特恩:哈尔滨,儿子回来了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4年第8



“我访问了我的老住处,院子里的那个小房子是我的第一站。走进院子的时候,我走得很慢……我在一个窗户上忽然看到一块我母亲35 年前从柏林带来的窗帘的一角。我实在忍不住了,眼泪刷地就流出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赫尔穆特·施特恩回忆录《弦裂》里的这个场景发生在1979 年的哈尔滨。那是他阔别30 年后第一次回“故乡”———一个曾经收留他、他学习拉琴第一次开演奏会的地方。哈尔滨给了他11 年记忆,他却要用大半辈子去怀想、去眷爱。

【人物简介】赫尔穆特·施特恩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1928年生于德国。1938 年跟随父母来到中国,在哈尔滨度过11 年,1949年离哈去以色列。

上世纪50 年代进入以色列爱乐乐团,与著名指挥家祖斌·梅塔、著名演奏家海菲兹、梅纽因、鲁宾斯坦等人合作。60年代他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与蜚声全球的指挥家卡拉扬长期共事。

1979 10 月,正随省歌舞团在沈阳出差的傅明静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让她赶紧回来为德国交响乐团报幕。那个乐团一个50 多岁的犹太大胡子一下飞机就满眼热泪地喊:“哈尔滨,我回来了,儿子回来了!”他很快引起傅明静的注意,就这样,她结识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赫尔穆特·施特恩。

小时候施特恩全家生活在德国。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10 岁的他和父母逃亡到哈尔滨。在哈尔滨他们一家生活了11年。1949 他和父母迁居以色列。

对他来讲,有着童年、少年、青年记忆的哈尔滨就是他的故乡,30 年后,他终于回到这里。

为了促成这次故乡行,施特恩向时任中国驻西德大使王炳南多次建议和申请,终于在改革开放初期让柏林交响乐团来到北京,并由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率团演出。接着他又组成德国柏林爱乐室内乐团来哈尔滨访问,演出室内乐三重奏。莫扎特的E 大调小夜曲,舒伯特B大调三重奏,海顿的G 大调作品1 号,贝多芬的F 大调奏鸣曲5 号,德沃夏克的G大调小奏鸣曲……人们静静地聆听,久违了的西方音乐,就像施特恩一样,带着乡愁的冲动,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音乐城。

1938 年,辗转逃亡到哈尔滨后施特恩一家最初的住所是在上游街41 号院一座木结构的小楼上。开始他们靠犹太人救济会的救济过活,每天三顿饭都从家走到犹太人银行去吃,后来他的父亲维奥尔·施特恩开始教声乐课,母亲教人弹钢琴。

经济状况好转后,他们从上游街41 号院搬到中国三道街(现西三道街)原13 号三楼、兆麟街69 号,最后落脚在曲线街81号院。

与家庭的窘困形成对比的是当时这座城市的繁华。“很多欧洲国家,都在哈尔滨开设了领事馆。连美国也设立了代表处。百货大楼、夜总会、旅馆,一切都以欧洲的风格出现了。此外,也出现了许多文化设施,剧院、学校和音乐厅等。同时音乐家们也来到这个地方,我的小提琴老师弗拉基米尔·达维多维奇·特拉赫金贝尔格,原来是圣彼得堡玛丽津斯基剧院的首席小提琴,在哈尔滨和别人共同建立了交响乐团和音乐学院。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艺术家和歌唱家在


20 年代都访问过这座城市。连伟大的男低音歌唱家弗尔奥多·夏里亚宾也在哈尔滨生活了一段时间。亚沙·海菲斯也曾客居那个地方。”

施特恩的父母很早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到哈尔滨之后,施特恩一边在俄国人开办的音乐学校(现果戈里大街省外办)读书,一边专门学习小提琴,他的老师特拉赫金贝尔格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他业余时间还给俄国芭蕾舞剧团演出伴奏,深夜,演出结束后为了节省几个铜板步行回家。他也常在街头巷尾给中国人的婚礼助兴演奏,以此挣钱。

在哈尔滨生活了6 年后,他在这里举行了人生的第一个音乐会。

在哈尔滨访问的日子里,傅明静帮他找到了三处旧居,上游街、西三道街和曲线街。他高兴地摸着木楼梯,泪水沿着大胡子流下来,充满感情地说:“哈尔滨是我的故乡。”

施特恩还见到了老俄侨阿纳托利·耶利斯尼亚科夫,他们用俄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年。施特恩会多种语言,从小在柏林长大说德语,回到以色列对外交流说英语,与家人对话说希伯莱语,在哈尔滨学会说俄语,以及不太流利的汉语和日语。

耶利斯尼亚科夫已经过世多年了,当年他看施特恩演出时,常常坐在舞台边上———舞台监督的位置,音乐在他耳边流过,他眼里闪烁的是童真的目光,还有孤独、落寞和渴望……阿纳托利是一位钢琴家,很小的时候施特恩就认识他,他父亲是哈尔滨的一位钢琴调琴师。施特恩还想见许许多多童年的小伙伴,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如愿。

1949 年施特恩一家离开了哈尔滨。施特恩先后在以色列、美国生活,1961 年到了柏林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小提琴演奏员。

他为逃避迫害来到哈尔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正是由于施特恩对哈尔滨的特殊情感,他回柏林为哈尔滨做了大量工作。19807月他筹集了三万西德马克的乐器、乐队备品和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的总谱、一台钢琴等,第二次返回哈尔滨。

1981 年,施特恩第三次率团访问哈尔滨。由于当时上级配给的德语翻译不懂音乐,会讲七种语言的施特恩无奈放弃了自己的母语,特地选用俄语演讲,点名要刘克纪来做翻译……访问即将结束时,施特恩用带着德语味道的汉语风趣地说:“你是中国人,我是德国人,咱俩在这里讲俄语,很有意思!”

1982 年施特恩第四次返回故乡,与音乐家们切磋技艺、进行音乐交流。在欢迎酒会上施特恩发言说:“很高兴看到哈尔滨变化巨大,但是如果到处都是银行、到处都是宾馆,看不到音乐厅、看不到博物馆,那么仍然显得很贫瘠。

2002 年,傅明静又与施特恩通了电话,当时那位75 岁的老人正在忍受疾病折磨,他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弦裂》。2000 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弦裂》被列为畅销书排行榜第二。

施特恩一直称自己是哈尔滨人,面包石的马路,老摩电的叮当,狭仄的楼梯,窗角的旧帘,一次次出现在他的梦里,带给他无限温暖和惆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362b3a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