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家庭

2022-05-03 06:2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与家庭》,欢迎阅读!
经济学,家庭

经济学与家庭

摘要:经济学无处不在,小家庭中反映大学问——经济学

关键词:经济 家庭 选择 收益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我觉得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家庭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综合体, 既有消费的职能, 又有储

蓄、投资和获取收人的职能。作为消费者, 家庭行为的基本目的是咖的最大化, 用最少的花费获取最大数量的享乐与满足作为劳动者, 家庭又追求收人最大化, 是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报酬作为投资者, 家庭必须考虑如何将扣除消费后的收人剩余用在能生更多钱的地方。家庭可增值收人又是由前期收人水平决定的。除了劳动报酬、资产收人外, 家庭总收人的形, 还有一个来源, 这就是转移收人, 它包括亲友的赠金, 父母留下的遗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一部份收人占家庭总收人的份额也在逐渐提高。家庭收入最大化的主要行为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家庭劳动的时间资源, 用劳动换取收人, 劳动支出越多, 家庭收人越大。二是将消费后的剩余进行投资, 实现家底资产增值。这是指工薪家庭, 如果家庭同时又是一个企业, 如城市个体工商户或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 那么家庭收人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利润。但这时的家庭已经是集生产与消费于一身了。如果成了家庭企业, 就有了一个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了。人们为了家庭生活水平的更加美好, 总是千方百计挣钱, 争取更多的收人, 这就是经济学中收人最大化原理的自觉应用。对于家庭的正常运行而言, 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

的。一家几口, 衣食住行, 样样离不开钱。你要买辆漂亮的小轿车, 你要培养孩子上大学, 要交朋结友, 你要游山玩水, 没有钱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收人最大化的第一个措施是夫妻双方都能找到一份薪水比较高的工作, 也就是说首先要力争劳动报酬最大化。在目前情况下, 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是很大的, 同样辛勤工作一年, 其收人大不一样, 进行岗位收人比较与选择对于家庭收人的多少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影响家庭收人的最大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资产收人。它包括房屋的租金、银行的存款利息, 购买证券所得到的分红等。资产收人的多少取决于资产规模,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应用经济学原理, 包括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教儿育女, 交朋结友、游山玩水方方面面, 如果运用得当, 人们的幸福指数将大幅提升。人们在购物时常常货比三, 比质量, 比价格, 这就是经济学中价值规律的自觉应用。人们在比较中看哪一件物品更为适合, 更为合算。家庭主妇每天到菜市场上去买菜, 除了注意品种搭配, 营养结构多样化以外, 首先问的是多少钱一斤, 并讨价还价, 尽盆降到最低, 再就是仔细看秤, 看是否短斤少两, 当然对于质量问题是绝不会放过的, 有问题的食品是肯定不买的, 禽流感发生, 不买鸡鸭鹅, 聪明的主妇, 往往是等到下午去买菜, 等到季节变换时去购买衣服, 因为这时价格总是较便宜一些。如果是


购买比较昂贵的物品, 比如小轿车、电视机、电脑甚至商品房之类, 人们会更加慎重, 往往要请专家内行参谋, 进行成本核算, 更加注重质, 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人们在进行投资时, 总是要考虑投资回报和安全系数, 这就是经济学中投人产出原理的自觉应用。有的人不妙股, 不当股民, 或是因为没有钱妙, 或是因为对股市行情不熟悉, 或是认为炒股有风险, 把钱存放银行更为安全可靠。有的人人股合伙办企业, 首先考虑的是有多少利益回报, 同是要考虑的是投资项目有没有市场前景, 合伙人有没有诚信。不少人投资上当受编主要是被高回报或迷惑, 没有识别骗局的本本。人们把手头多余的钱用来买国债、买保险, 是认为买国债与买保险比银行存欲利息多, 划得来。有的人用手头多余的钱用来买彩, 如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 目的是为了中奖, 原本就知道回报高风险大。

记得中学时曾读到一篇古文,讲了这么个故事:数女子每天晚上在一块儿纺织,以便合用蜡烛。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太穷,出不起买蜡烛的钱,别人就要把她赶走。但她争辩道,她因为出不起钱,起常早,息常后,洒扫陈席,以待来者,多一个人又不会使房间变暗,让她留下来对双方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众人觉得此话有理,便让她留下了 此文给我的印象颇深,当时只觉得那个穷女子的话很有哲理,却又想不出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深层次的道理。学了经济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可以用经济学概念来加以解释的。每天晚上点的蜡烛作为固定成本已经沉没了,在将来的决策中不应再作考虑;房间里多一个人并不会改变总成本(边际成本为零),但增加的这个人为大家洒扫收拾,实际上增加了收益。而只要这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算有利可图,交易便可以进行。事实上,如果还有人愿意加入,她所能提供的利益再小,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前提条件是大家还不觉得房间里拥挤——因为降低了舒适度,实际上可视作增大了成本而当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时,交易就会停止。

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家庭以及个人的选择使利益达到最大也是经济学魅力的具体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37263e0b4c2e3f572763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