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2023-03-02 03: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欢迎阅读!
国历,汉字,作用,史上的

论中国的语言文字

09广策 苏韵09075016

中国的语言文字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相当良好系统和规范。历史悠久的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古老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丰富,发达,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字的载体,而且本来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但是,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以至现在的电脑字体。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有规模的汉字了。由于汉字的通行面特别广,历史特别长,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靠它保存下来的也特别多。包括哲学的、科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全部结晶。通过汉字我们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的状况,听到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总之,汉字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莫大的贡献。同时,汉字是唯一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文字。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成为一种线条文字,而线条结构是可以表现一种构图美的。所以,汉字除了可以记录汉语以外,还可以成为一种高级的艺术品。历代都出过以书法名家的人,如汉代蔡邕的八分书,晋代王羲之的行草,唐朝张旭的狂草。在我国历史上,书法与绘画齐名,不分轩轾。其他民族的文字虽也讲究书法的工拙,却没有哪个民族把书法列为艺术品。

汉字的特征就是汉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核心是象形。象形是汉字最大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绘画性”,但它和绘画——非逻辑的个体的以形寓意的艺术质的区别。就结果看,绘画重在“形”,汉字重在“象”。是忠实于对象的本来面目,通过集中、概括、加工等典型化的方法,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约定俗成地赋予对象特定的“含义”。字形上既有现实的“形似”,又带浪漫的“神如”。从总的哲学方法而言,汉字遵循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具体地说,“象形”、“指事”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会意”、“形声”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机溶入浪漫主义的方法。这两大方法相结合的创造方法,通过漫长的文字进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多维价值取向的汉文化,或者说,汉字创造所蕴含的这一方法论成为汉民族的集体意识,使传统艺术——美的创造明显带着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同时辅之以浪漫主义的色彩。汉字以现实主义为方法形象地描绘对象,这个“对象系统”即是‘造’字参照系。它决定着汉字的本质特征。

这种造字方法循序渐进,自成体系,是系统思维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汉字通过这四种造字法,在建立完整的文字系统的同时,建立了交际功能以外的多值文化功能系统,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具备的。首先,它构建了一个思维方法进化的系统模式。汉字的造字法从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在“认识”的角度上,它提供了一个对对象的形象描述→形神兼顾→得意忘形→抽象概括的系统认识方法的进化模式。其次,汉字系统还构建了思维发展进化的系统模式:四大造字法下的汉字系统构建了具体可感的象形系统,形神兼备的指事系统,意忘形的会意系统,抽象概括的形声系统。它们既独立又相因。无高度发展的抽象能力,便不能将对象的总特征作典型化处理,优选出出神入化的线条来形象地刻画对象。此外,还建立了思维逻辑的系统模式,从而对不同性质的事物运用不同的逻辑思维,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思维水平和方法体系通过具体的文字创造,浓缩在每个汉字中,使我们通过汉字的使用,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其全部能量,译解其全部信息,体现其多维的文化价值。

汉字可以说是汉民族心灵中的第二道长城,汉字的文化功能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播功能、确证功能、镜象功能和表现功能等。首先是传播功能,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流实用之需而创造的。它一方面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人们思维认识、物质生产的水平。另一方面它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文字作为口头语言的书面体现者,在时空两位中都极富传播力度,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不可缺少的工具。汉字对内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对外却能起到渗透作用,历史上某些不同的文化区域、文化结构在汉字的作用下产生了同化的倾向。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深远影响,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渗透力。从表面上看,当它为别的民族借用时,便传播了汉文化的观念就其深层来说,它还输入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内容。价值判断的依据人们常说“人言为信”、“田力为男”、“女在室内为安”,说这话时,就不只把文字当语言符号来看,而把它当作蕴涵着某种道德观念的符号,人们于不自觉中已把这些符号当作判定是非的标准,汉字俨然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自春秋以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许多汉字被硬性附加上既定的道德内容,而且层层累积,许多汉字成为粘带着观念意义的道德符号。汉字帮助确立了人伦秩序,为了推演儒家的人伦观念,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乞灵于汉字。在猜谜中,一般人确实觉得汉字奥秘无穷,现实人生的体验可以在汉字中得到证验,自我的智慧常常在字的引发下产生出来。与字谜相比,对联是更富智慧的活动,对对子成了古代人习得知识、显示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支撑性灵的工具中国是一个宗教观念淡漠的国度,但信神信鬼、相信命运在民间还是比较普遍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有种种欲望、希望、失望,有痛苦、沉沦,每每遇到心灵不平衡时,总是希冀平衡、乞求神灵、祖先,重视祭祀是维持这种平衡的重要方式,而汉字由于被视为神所创造,其中蕴涵着难以言喻的玄机妙理,也成为维持性灵平衡的工具。测字这一广为流传的民俗形式,也是在汉字的独特形体以及人们对汉字的独特态度基础上产生的,汉字被视为具有预测命运的功能。而民间流传的字徽、字梦等则是测字的进一步推展。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3c3328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