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2023-04-21 08: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口学》,欢迎阅读!
人口学

1(选/判)墨子增加人口的思想,提出了四条具体的主张。一,鼓励早婚二,反对蓄妾三,反对战争四,反对久丧。 2(判断)亚里士多德“凡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 3(选择)约翰.格兰特对人口统计学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人口学奠基人,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生命表。 约翰.苏斯密尔《神圣的秩序》被认为是第一次对各种人口现象的全面研究。 阿切尔.归拉德提出了人口学概念。 西方学者认为人口学是一 的社会科学,它有三部分组成: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人口学分支等学科。 4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属人口的本质属性

5、人口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出生或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迁移变动、社会变动(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 人口的构成分为自然构成、地域构成和社会构成。

6.人口规律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律。

7、人口学的研究对象,更确切地说就是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8、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化的终极力量是社会生产力革命,是根本力量和物质基础

9、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在正处于传统人口在生产类型向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过程中。 10(选择)生育率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的生育强度的统计指标。生育率是决定人口再生产变动和人口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人口因素 出生率即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的婴儿与该时期总人口的比率。生育率水平是出生率水平的基础,两者成正比关

11、从定量研究分析出发,要从数量上衡量人口在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就必须研究人口总体死亡水平的高低。 12从历史上看,婚姻制度有:古代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及一妻多夫制等多种形式。

13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1婚姻状况2家庭因素3)生育观因素 14(多选)家庭的职能1)生产职能2消费职能3)生育职能4教育职能 15家庭经济水平和家庭人口投资与妇女生育率成反向变动趋势。

161883年,生物学高尔顿优生学的创始人,奠定了优生学的基础。

17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2)优生优育3)发展教育事业4)提高劳动技能



18人口质量有社会、自然双重属性,其质属性是社会性 19构成人口质量的要素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 20(选/判)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是人口质量的核心。 21(选/判)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灵魂 22(选/判)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口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23、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1)阶级性2)民族性3)继承性4)渗透性5)层次性 24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作为转变人们生育观的主要手段的特点:1长期性2严肃性3广泛性4)政策性5)知识性 25(选/判)人口结构的分类1)人口的自然结构2)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3)人口的地域结构

26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生产初级产品)、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 27根据人口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产业分布的状况和特征,可将人口产业结构划分为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 28(判断)胡焕庸人口分布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36%,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6%西北部面积占645,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 爱辉瑞丽线:东南部面积占43%,人口占94.3%,西北部面积占57%,人口占5.7%

29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避孕为主,以经常工作为主

名词:

1、★人口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2人口规律是人口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即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社会科学

4、★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

5、★人口再生产是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口逐渐衰老死亡的不断重复所构成的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具有两个方面,即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

1


6、★两种生产相适应的规律是指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固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 7、★人口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群体所具有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8、★人口结构是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生理的特征,把人口划分成的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1)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2)人口结构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口内部关系3)人口结构是一定时点上的人口内部关系 9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是指根据反映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集团分为不同类型,三种类型即年轻型人口(增长型)、成年型人口(稳定型)、老年型人口(减少型) 10人口的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就业(或在业)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11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人口发展过程施加影响和干预而作出的具有法令性的规定。 大题: 1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内容?其中心思想? 1)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2)两个级数的理论。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4)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中心思想是人口的增长将快于可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的增长。 2两种生产的定义及辩证关系 定义: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 联系:相互依赖、 区别

成果 作用









企业



惯性



家庭



惯性

人口

作用







3、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 1)两者生产的原理。2)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原理。3)人口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的原理。4)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统一的原理。5“过剩人口”的原理。 4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贡献? 1)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结果,而不是中国人口多造成的。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实行计划生育,人类在生育领域内掌握自己的命运。3)不仅在人口数量上要有计划的发展,而且在人口质量上也必须有计划的大力提高。4)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要协调,人口发展(数量和质量)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5)我国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完整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措施。 5人类自身生产为什么是普遍规律? 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社会生产都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从人类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两种生产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就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物质资料生产水平都要求人类自身生产与之适应。3)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比例关系中最基本的比例。 6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 有三种类型: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极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现代..(低低 低) 7、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特色

1)发展速度快,转变时间快。2)我国人口转变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实现的。 8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1)经济生活水平2)职业3)城乡之间4文化教育水平5)婚姻状况6)医疗卫生事 9生育观的内容?影响生育观的因素? 内容:1)生育的动机和目的2)生育数量、质量、和性别要求3)生育的年龄与生育间隔要求4)生育态度。 因素:1经济因素2)文化因素3)国家的人口政策。 10影响优生的因素? 1主要由于遗传因素2主要由于环境因素3)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11推行优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具体措施? 1大力开展遗传优生咨询、产前诊断2立并推行优生优育法规3)开展遗传病的群体普查和遗传病的登记4)实行自愿的婚前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4c6cea81c758f5f61f67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