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深情的诗

2022-08-21 11: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禹锡最深情的诗》,欢迎阅读!
刘禹锡,深情

刘禹锡最深情的诗



刘禹锡被后世称为诗豪,也是一位天才,作为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始终是遭受到打压,虽然如此可是他依旧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我们很难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悲伤,对于他来说与其悲伤,还不如痛痛快快地生活,这样比什么都更加重要,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更是使得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往往里面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其实唐诗它主要还是以抒情为主,并不像后来的宋诗完全是侧重于哲理,但是刘禹锡的作品又是别具一格,他的作品里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的解读,此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譬如他的诗作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一种对于人生最深情的感悟,更是告诉了世人,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无论是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那都要勇敢。应当说他诗作中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很多都充满了他对于人生深刻的解读。

虽然刘禹锡很刚强,可是有的时候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同样也是写过了很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他读到了白居易的《板桥路》极为喜爱,为此以此诗为蓝本,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写下了一首深情的爱情名篇《柳枝词》,两首诗尽管同样写爱情,但是很显然经过了刘禹锡的改写之后,则是显得更加的深情,也更加的伤感。 《板桥路》 唐代: 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 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我们的白大诗人他是结合自身真实的情感经历来描写,为此写得也是极为生动,也很是抒情,更是充满了一种忧愁之感。自己也正是在十五年前在桥上与一美人相遇,两只这么匆匆一遇,便是彼此之间产生了浓浓的爱意,也让白大诗人从此再也难以忘怀,为此他在十五年后感慨万千,从而写下了这首经典的爱情诗。 白居易同样作为一位天才诗人,他与刘禹锡两人可谓是惺惺相惜,经常是在一起诗词唱和,也正是在这一唱一和之间,不知道诞生了多少优美的千古名篇,而后来的刘禹锡也正是以他的这首《板桥路》,再次进行了创作,为此写下了那首同样脍炙人口的爱情名篇《柳枝词。 《柳枝词》 唐代: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改过之后的这首诗,变成了一首七绝,显然更加的简练,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却又是变得更加深刻,尽管这是一首改写的作品,可是同样很是生动,很是深情,通篇改动的地方不大,只不过是把十五年改成了二十年,这样的一种改写,也令这首诗显得更加的深情,也更加的有感染力。

我们从这两首诗中很显然可以看得出来,刘禹锡后来改写得更成功,也更加的抒情,情感也更加的细腻,仅仅是开篇的第一二句,便是充满了一种忧愁之感,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这两句诗中,尽管只是以清江柳千条二十年旧板桥,这种看似普通的事物,却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意境,同时也为下面的两句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从而更加能够突出那一份爱情的遗憾。

最后这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与美人一别之后,再无消息的悲痛之感,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想起当年我与美人在这桥上匆匆一别,我们都彼此记住了对方,可是现在已经是二十年过去了,但是却再也没有了她任何的消息。在这两句中诗人把爱情里的那份遗憾,以及悲痛的情绪,以一种更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读起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4ce60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