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2023-04-25 22:0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欢迎阅读!
修养,道德,原则,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职业道德的原则是忠于职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师职业道德只是道德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反映,是与教师职业特点相符合的。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瓣证統一,该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原因是:

1)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2)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集体主义贯穿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拠范和范畴之中,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拠范体系的核心;

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包括两点: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集体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三、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出发,尊重对方的尊严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教育者作为过程主体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主义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识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的实现。 该原则的客观代据主要体现在:

1教育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其他教育活动参加者的关系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性,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3教育过程的一切参加者,都需要调节自己与别的参与者的关系,主要是参加者自己与其他的参加者,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坚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真诚与其他教育者合教育者与其他教育活动。

四、教书育人原则

教书有人原则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正如《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当代教育家徐特立将“经师”和“人师”统一看作教书育人的根本。

坚持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

(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作为教师,在教书与育人关系上,要始终明:教书和育人;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与人的经常化手段。两者密切联,相互促进,但又不能等同。

(2) 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教书所育之人,应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指只有某一方面素质之人。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五、乐教勤业原则


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的从事教育工作。 乐教勤业原则的依据:

(1) 教师乐教勤业,是由教育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内在需要决定的; (2) 乐教勤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核心;

(3) 乐教勤业,也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乐教是勤业的内在动因,是勤业的动力和能源;勤业是乐教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乐教需要的基本途径。

乐教勤业原则的基本要求:

(1) 热爱把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首先,要不断深化对教育值的多方面认识,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体会从教的幸福感;最后,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勤业精业,用于探索。

六、教育民主原则

教育民主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 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教育民主原则是根据人的需要提出来的。

该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1)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

(2) 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

(3) )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

七、人格示范原则

人格示范原则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的师德原则。

人格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人格示范原则的依据:首先,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其次,教师良好的人格是一种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教育因素,因为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该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1) 教育者先受教育;

(2) 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要有良好的状态。

八、依法执教原则

依法执教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依法执教原则的具体要求:

1)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 2)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 3)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

4)廉洁自律,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7174a2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