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当下社会阐释《荀子》的教育观价值

2022-05-04 10: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足于当下社会阐释《荀子》的教育观价值》,欢迎阅读!
荀子,教育观,阐释,当下,立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足于当下社会阐释《荀子》的教育观价值

作者:姜毅雄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33

摘要:《荀子》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伟大著作,其蕴含的教育观独树一帜,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去重新解读它的教育观价值,意义重大,并且对新时期的人文导向、社会形态构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荀子》 教育 价值

轴心时代的圣贤哲人是立足于天道人伦的高度来阐发人事变迁、轮回纠葛的,其中,荀子被后世文人尊奉为先秦诸子中的 最后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儒家学说,并兼容各家思想而自成一派,成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一书也因其蕴含的深厚思想底蕴而得以流传后世,成为指导后世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想巨著,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当下社会形态的构造、人性理念的重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踏步迈进,但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跳跃式的快节奏,社会中的部分人群似乎有些应接不暇,人心极度浮躁,物欲侵蚀人心,私利膨胀为患,当群体发展触碰到个人利益时,冷漠的抵触会是人们的第一反应,当下社会的某些群体只注重利益的价值,崇高只存在于私利往来,传统的被奉为高尚的人文情怀惨遭淘汰,人际往来被简单化,情感交流被陌生化,平等观念成为畸形存在,真心付出沦为异端表现,所以如何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继续蔓延成为当下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情怀,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国悠久厚重的文化精髓中寻溯精神养分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荀子》中所蕴含的教育观恰恰是教化不良社会风气所必需的思想理念。 一、人性本恶

在荀子看来,人性之欲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 今人之性,饑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这些都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在欲望面前不分圣人与普通人,因为这是每个人人性本质中所必有的,但是如果任由这种私利物欲膨胀蔓延,势必危机社会稳定,影响和谐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荀子从人的物质欲望和生理欲望出发证明了人性恶的事实,为强调后天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性恶论不是为了指出人的劣根性,而是出于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渴望人性朝着美好的境遇发展,所以《荀子》注重后天教育的培养,去除人性中的污点,净化性情,完美人生。《荀子》所宣扬的天道观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运行,自有其定数规律,人性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他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观点,主张人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明于天人之分则突出人在自然界的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94203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