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清明节扫墓习俗

2022-04-03 05: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北京清明节扫墓习俗》,欢迎阅读!
扫墓,清明节,习俗,北京

清明节扫墓,已成惯例。但事实上,清明本与祭祀无关,它是古人庆祝春天已到,万物繁茂、欣欣向荣而设置的节日。因从这一天开始,逐渐天明气清,故称清明。

老北京扫墓,并不拘泥于清明这一天,而是早晚十日内均可,但对平民来说,清明并不是最重要的祭扫之日,相比于中元节,热闹程度要差得多。

在老北京观念中,逝者依然活着,只是生命的形态改变了,所以在祭扫中,以照顾、安慰、感念的情绪为主,这与今天的人单纯表达哀思有很大不同,它更为丰富。一是通过祭祀,寻找先人的精神力量,二是反省和提醒自己,以无愧于先人和后代。所以,清明节是老北京的一次责任教育

明清两代皇家非常重视清明节,属三大祭之一,所有官员必须参加,要用动物祭拜,在祭拜过程中,仪式繁复冗长,其间不允许咳嗽,否则会遭到内侍的叱骂。 皇家如此重视清明扫墓,有以身作则的含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古代,感念先人恩德,是道德教育、责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必须做好表率作用。官员在清明节时还可请假,皇帝却很难请假,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荒淫无道,会失去臣民的.爱戴。这种感念先人的氛围在老北京文化中影响深远,即使是穷人家,过年哪怕吃不起饺子,也要给先人的牌位准备祭品。

在祭拜之外,老北京清明内容丰富多彩,有蹴鞠、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蹴鞠,类似于今日之足球,最初是用来训练士兵的,主要有两种玩法:一是踢高,可练脚力;一是颠球,可练灵巧,与现代足球相比,更趋于表演性,而非竞争性。

踏青,即春游,因墓地多在郊外,趁祭扫之机,可在乡间小住十几日,休整身心,亲近自然。

放风筝,清明气候最适合风筝飞行,但老北京认为风筝属冥器,不吉利,故只能在清明前放,此后便不再卖风筝了,风筝艺人改行干别的。

插柳,受佛教影响,古人认为柳木能驱鬼,称柳树为鬼怖木,故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柳树易活,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从此来。

老北京清明节最宏大的仪式,是拜城隍,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祭祀的是于谦、杨继盛,历史上他们为保护北京做出过巨大贡献,被尊为城市保护神,每到清明,人们抬着藤制的城隍像游街,称城隍出巡,有香会沿街表演,热闹非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99e11f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