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运动能力

2022-11-06 13:0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运动能力》,欢迎阅读!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能力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运动能力

1、头部控制 抬头和头部控制能力是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患儿不会抬头和控制头部,便很难学会其他活动。

1)卧位时的训练 仰卧位时,克通过使用色彩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患儿抬头。如果患儿不能抬头,那么让患儿俯卧,按从颈至腰骶部的方向用手指用力的按压脊柱两侧的背部肌肉,帮助他抬头。如果患儿是应背部肌肉力量较差而不能抬头,可在其前胸垫上厚毛巾或毯子来帮助他抬头,或将其面对面抱在胸前,与其谈话或做游戏。在这一体位下,患儿抬头所需的力量要小的多。仰卧位时,双手抓住患儿的双侧上臂,轻轻地将其拉起来,直至其头稍后仰,再将其放下,如此屡次反复,注意如果在拉起的过程中,患儿的头完全后仰或是双下肢出现僵硬的伸直时,那么应停止这种训练活动。

2)坐位时的训练 当患儿在被拉起时不能控制头部的情况下,可将其坐于大人腿上,轻轻地使其稍后仰,并鼓励患儿保持抬头的姿势,随着其头部控制能力的增强,后仰的幅度可增大并可使其左右倾斜的练习或做一些游戏

2、翻身活动训练 这是在患儿获得较好的头部控制后,应立即开始的训练活动。首先,让患儿俯卧使用拨浪鼓或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在其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将玩具移至侧方,鼓励患儿侧向伸手拿玩具,此时,再慢慢将玩具高度太高,吸引患儿转身至侧卧甚至仰卧。如果患儿翻不过来,那么可通过以手抬患儿的腿来帮助他。同样,也要做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练习,可用玩具到达这一点。

3、坐位平衡训练 如果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训练他的上肢保护性反响能力。方法是:让患儿仰卧在圆桶状物体或球上,缓慢的侧向滚动圆桶,鼓励患儿伸手保护自己,也可让患儿仰卧于训练者的腿上,做此练习。 当患儿获得了较好的保护性反响能力后,可让其坐起,双手在髋以上扶着患儿,使之想两侧和前后摇晃,训练他的平衡能力。此外,还应训练患儿在坐位时伸手拿物体等和抗外力干扰平衡的能力。

4、爬行训练 在患儿俯卧位能较好的控制头部时,应开始这项训练。其方法是:让患儿处于四肢跪位,将有趣的玩具置于前方较远处,鼓励患儿爬过去取该玩具。如果患儿不能向前挪动下肢爬行,那么可通过抬高其髋部来帮助他。除了向前爬还应该训练侧向爬行、向后爬行,有下肢痉挛的患儿,还可制作一简单的爬行车,让其俯卧于上练习爬行。

5、站立训练 站立位训练 刚开始时,以双手扶住患儿的髋部,让其双脚分开,以便有较大的支撑面而使患儿站立。可侧向轻推患儿,使其学会重心的左右转移,也可前后轻推患儿锻炼他的站位平衡能力,随着患儿站位平衡能力的改善,可将双手移至患儿的肩部来给予支持或是仅让其抓住一绳索或带子来给予支持。

6、转移 教会患儿床、轮椅和坐便器之间的转移,刚开始,给与较多的帮助下完成,逐步减少帮助,最后患儿能独立完成。


7、步行行走训练 可让患儿在简易平行杠中练习行走,也可提供学步车练习行走,当患儿行走能力改善但仍怕跌倒时,可用一宽带系在其胸部,由训练人员牵着跟在患儿后面练习行走。

8、上下台阶 刚开始牵手上台阶,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为两步一级,过度到一步一级上楼梯,最后能一步一级下楼梯。

9、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 有些脑性瘫痪儿童的手常呈握拳状,可通过以手指扣击其手的外侧边缘使之松开,扣击的顺序是从小指到腕部,这样可使其手部张开并抓握。 1〕抓握能力训练 对于手可张开但抓握有困难者,可将物体放入其手中,帮助他屈曲手指抓握住,注意拇指与其余四指的位置是相对的。慢慢的让患儿自己抓握,并在患儿抓握时,侧向推拉物体以增强其抓握力量。两侧手都应反复做练习。 2伸手取物训练 在患儿能较好的抓握置于其手中的物体后,应鼓励他伸手抓握物体,可在其伸手可及的距离内悬挂有趣的玩具等,吸引患儿伸手去拿。

10、捏取物品 鼓励患儿用手指捏取物品,从直径大的一步一步减低到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物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9f948e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