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酒逢知己千杯少,行个酒令喜相逢

2022-04-27 11:1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飞花令:酒逢知己千杯少,行个酒令喜相逢》,欢迎阅读!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令,飞花,相逢

飞花令:酒逢知己千杯少,行个酒令喜相逢

作者:暂无

来源:《投资与理财》 2020年第2



古文诗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已在筹备当中。这档节目自开播以来,热度不减,引发了大家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关注,掀起一股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诗词热”。

在第二季的节目中,有一个设计精彩的“飞花令”环节:主持人出一个字,两位选手就轮流背诵有这个字的诗词——要赢这个环节,需要大量诗词储备,最好是不同主题的。

诗词之美,因人而美。“中国诗词大会”展现出的大美,是诗词里千百年来积淀的人世情怀,更是百人团选手们对诗词的那份赤诚之爱。

其实,“飞花令”并不是节目的原创,它本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

“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其实是中国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有的助兴游戏

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到了秦汉之间,承袭前人遗风,文人们亦在席间联句,名之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这里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辞。

魏晋时,文人雅士多喜袭古风,整日间饮酒作乐,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已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更因作诗这种高逸雅事的参与而不同凡响。

最著名的一次“流觞曲水”,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当时,“书圣”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作序,就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当时已有骰子令、小酒令、改令、手势令的名目了,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规定。

总的说来,饮酒行令,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周朝时期,酒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产生于西周初期的《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酒的记述和描写。

在《诗经》众多描写酒的篇章中,《小雅·宾之初筵》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关于饮酒及其场面记录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全诗五章,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周王朝上层贵族饮酒、醉酒的完整场面。


酒器是中国古代用于盛酒、温酒、饮酒的各类器具的总称,样式多到令人叹为观止。瞅瞅,古人为了喝酒,家当多全乎!

有了酒文化,当然少不了行酒令。古人喝酒时喜欢热闹,特别是祝寿庆生的宴会上,都要行酒令。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其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当然,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

行酒令分为雅令和通令。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为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主要在老百姓之间盛行。而在文人雅士中颇为盛行的雅令,则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机智敏捷,又有文采和才华。

如“曲水流觞”,听听,名字多文雅,一听就像正经人玩儿的东西。魏晋时期,文人墨客喜欢在风雅静僻之处,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的曲水边,一人将盛满酒的杯子置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拿起酒杯喝酒,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作出诗来。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记载了这种时髦的酒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行酒令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比如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曹雪芹就细致描写了人们用酒筹行酒令时的情景。在这一回中,宝玉过生日,他呼来黛玉、宝钗、晴雯等人一起晚餐并饮酒。酒喝到开心之时,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里面装着象牙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开始行酒筹酒令。

宝钗先拿起签筒晃了一下,抽出一支签,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小字唐诗一句,写道“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拿起签互相看了后,都笑称宝钗自己就是一朵牡丹花。

宝钗拿起签,看到签的酒令上写着“在席共喝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歌赋,道一则以侑酒。签的意思是,抽到这支签的人是群芳之冠,刻有随意让在座的各位表演才艺,无论是诗词歌赋,被叫之人必须按照宝钗的吩咐,表演才艺。于是大家先是共喝了一杯,之后宝钗叫晴雯唱了一个小曲给大家助兴。

以上这段描写,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宴饮时用酒筹行酒令时的场景。

“飞花令”也是行酒令游戏的一种。“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是古代文雅酒令的传承,但比较起来是已经简化了的。

令官出一个关键字,要求参赛者限定时间内说出一句含有这个字的诗句来,不管这个字处在诗句什么位置,都算接答上来,接不上者就算输。

古代“飞花令”可没那么简单,不仅要求答出的诗句中要含有指定的关键字,还要求答出的诗句中所含的那个字的位置必须与参赛者座位的次序相一致,可以是现成诗句,也可以是自己创作,如果答不出来或答错,就罚酒。

举例说明。如果是以“水”字为令,第一个人说出的诗句,“水”字必须在第一个字位置,第二个人说的诗句,“水”字就必须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依次而来,最终呈现出来的“飞花令”就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

这么一来,是不是很有难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e362a4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