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2-03-22 20: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归纳,复习,年级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3倍是多少或3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重点强调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 平均数

15、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和÷个数) 平均数处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是所有数都要参加计算——包括0.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在省略乘号的时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2

17a×a可以写作a·aa a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化简求值 18、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方程的作用: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数量关系式:

1)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 3)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5)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6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8)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检验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公式:

(1)长方形:周长=(+)×2 变式:长=周长÷2-宽; =周长÷2- 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变式:底=面积×2÷高; =面积×2÷底 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变式: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 S=a+bh÷2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画高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剪拼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整理与提高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

0 5 4 0 0 1 2位表示省 3位表 4 最后2

(直辖市、自治区) 示邮区 表示县(市) 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36、时间的计算 直接相加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f07d75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