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

2022-04-01 00:10: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欢迎阅读!
将相和,教案,语文,小学,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复 “负荆请罪 ”这个故事。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1指导读准字音。2指导认清字形。3理解词意。(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四)三读课文, “将 ”、 “相 的名字用 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 ”指的是廉颇。 “相 ”指的是蔺相如。(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





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通过默读,学生知道: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结果:蔺相如 “完璧归赵 ”,被封为上大夫。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 “理屈 ”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




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1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推辞 ”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5)教师小结:过渡。(五)自学第三大段。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2.检查自学情况。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4 “负荆请罪 ”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八)复述 “负荆请罪 ”这个小故事。(九)作业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2.练习



复述 “负荆请罪 ”这个故事。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四)编排课本剧: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2.检

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3.表演课文内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261ea4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