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纹在彩陶上的象征意义

2022-12-22 04:3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葫芦纹在彩陶上的象征意义》,欢迎阅读!
彩陶,葫芦,象征,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葫芦纹在彩陶上的象征意义

作者:李蓉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07

一、葫芦纹的起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葫芦的象征意义有许多。在楚雄州葫芦吞口中,有一个在葫芦瓢的下腹部画上了象征阴阳合体、天地万物所由化生的阴阳太极图,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想法,认为葫芦孕育宇宙;而有学者认为,太极图的原形是由交瓢饮演变而来的。

吴山先生曾经提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居民,早先很可能利用自然形态的葫芦果壳,作为器皿使用,刘尧汉先生后来也进一步提出:我们根据民族志资料可以推断:世界上凡事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容器之前,曾先使用天然容器——葫芦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通过遗址考察和史料记载推测,原始先民还在采集阶段就可能开始用野生的葫芦作为容器了。而在先民使用了一段时期的自然容器后,开始模仿这些物体的形状,创造出许多各种用途的陶器。

模仿,可以说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本能性的心理机制和趋向。人们惊讶地发现,人类在还没有发明出陶轮时,就依靠手工的捏塑盘筑等手法,去实现难度很大的、需严格绕中轴线旋转的成形之构想。显然,在早期陶器中出现的大量接近于环绕中轴线旋转的球形葫芦状或半球形瓢状的造型,产生于受球形器物的启发或直接对葫芦器的有意识的模仿。尤其明显的是那些被考古界称之为瓠芦壶的球腹器以及瓢状的钵,都具有典型的外形模仿特性。后人在对距今 1 六七千年前的浙江余桃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察中,就发现了当时葫芦的种子的遗存,说明当时先民早已人工培养和利用了自然葫芦。

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及宝鸡遗址的出土陶器中,许多模仿葫芦及球形器的陶壶、钵、罐、瓶和陶盆等,便是实在的例证。在此,对自然生命及物象形式的模仿,并非仅为了实用的目的,其中蕴涵着某种执着的思维与观念,即相信某种形状的物质与某种神秘的生命力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信通过掌握和运用这类形状的器物,就可以获得它的属性和能力,在自然或人造的物质形态上投射了人的想象、期望、认知及信仰。当然,也有许多对动植物形态的模仿是由于人们对它们的熟悉和利用产生的情感使然。摹拟葫芦形造型的陶器,主要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以及临近的庆阳、平凉等一些地区。发现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及泾、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些遗址。

这些地区出土的葫芦瓶以其造型与纹饰的有机结合,展示葫芦的文化寓意内涵,展示它们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葫芦形造型的陶器和葫芦形纹饰形式,也延伸至马家窑文化,直至甘肃、青海的一些地区,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但却展示着与仰韶文化葫芦瓶及其纹饰特征一脉相承的作风,展示着共同的寓意与内涵,并进一步地延伸与发展,成为寓意深长的独特纹饰形式,在文化史的长河中闪放异彩。葫芦也是古代用于宗教祭祀的重要礼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 葫芦纹在彩陶上的象征意义

陶器生产适应了人们各种不同储备和生活的需要,陶器经过火的烧炼,表面坚硬而光洁,它上面的制作印痕可以经历岁月的消蚀而不易被磨灭,从而成为保存记忆,用于记事和思想传达的媒介和载体,它的发展又成为一种书写与绘画相并存的文化表达方式,它的广泛存在也成为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十分神奇的色彩。神话传说中葫芦有化生万物的本领,还与天地起源相联系。在道家文化中葫芦被成为壶天,意思是装有天地日月的器物。新石器时代有许多葫芦形彩陶瓶的发现,说明这些彩陶瓶是当时人们的日用器皿,当时这些造型主要是按葫芦的原形而造型,反映了葫芦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和被栽培的历史,显示了葫芦作为日用器皿的广泛程度,也反映了先民的葫芦崇拜。

葫芦形彩陶瓶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造型和绘画方面的想象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本身也有着传达信息的功能。彩陶造型选择以葫芦形为其最主要的造型手段,与圆形器物可减少碰撞损失有关,也与其所表达象征寓意是分不开的。彩陶以葫芦形造型是葫芦形器皿的继续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北地区一些偏远的村寨,还有以葫芦为饮水器和其他日用器皿。

葫芦瓶模拟葫芦形造型为了便于携带,做工时使中间部分向内凹陷,有的葫芦瓶又增加两耳使携带更为方便实用。在钵、盆、壶、罐等陶器的不同的葫芦形造型中,有的是取葫芦形的一部分,有的则是葫芦形一部分的变体形态。老官台文化绘有宽带纹的彩陶钵,这类圜底钵外壁有一层绳纹印痕,底部为葫芦的圜底形,本文认为这是以葫芦为模具脱胎而来的,这类葫芦形彩陶瓶造型的发展,后来发展为圜底盆、罐等不同的造型。先民以葫芦形为其最基本的形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使彩陶出现了平底器、尖底器等不同造型。彩陶盆形态取葫芦底部形态而造型,为增强口沿强度而增加了翻卷的唇边;有的彩陶壶造型取葫芦形的一部分,以葫芦凹陷的部位为开口,利用葫芦的天然特点,以便于食物的保存和使用;一些彩陶瓶则取葫芦形的大部分而造型,例如为了增加使用的方便性,使颈部更加凹陷,这样的造型同时也提供了纹饰表达的空间方位。

半坡类型彩陶的葫芦形造型特征与纹饰形式的组合,发展到庙底沟、马家沟文化彩陶,有以人头形雕塑瓶为葫芦瓶的变体形式,更有许多人形纹纹饰与葫芦形纹的大量组合,这类纹饰虽然以新的形式和特征而存在,显示了不同时代与地域文化的特征,但仍沿袭了与半坡类型彩陶中葫芦形造型及其纹饰寓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葫芦形体中部向内凹陷有一物两体的形态。中国彩陶摹拟人形造型,拟动物造型,模拟植物葫芦的造型,都是给陶器以生命的象征,陶器上的纹饰不仅赋予陶器的美感特性,更增强了陶器的生命蕴含,表现了葫芦形彩陶瓶的象征寓意。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40c22f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