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渊源探究与思考

2022-12-14 23:3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白”的渊源探究与思考》,欢迎阅读!
留白,渊源,探究,思考

留白的渊源探究与思考

摘要:留白艺术手法在中国画里屡见不鲜,上溯原始社会,留白的手法就已经在岩画和彩陶中初现端倪,无意识的存在于画面中,随着中国画的漫长历史演变,留白吸收了禅宗绘画、吸收了道家、庄子等文化传统,蕴含着更深刻的哲理,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审美,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道家;禅宗;哲学

留白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中国画中的很多地方常使用空白,如高远天空、浩渺湖水、山间雾气等,在画面中留下大量空白,营造出画面空间感和独特意境,给观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宣纸本身的仅仅是物理存在,脱离艺术属性之时,本身并无任何美感,艺术家在宣纸上有意识的渗透进自己的哲学思辨和审美情感,宣纸的素白才能成为画中的留白,正如清代画家华琳云:白,即素纸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以及画外……云物空阔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天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 一、留白与道家哲学

留白艺术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就道家思想来说,老子曾论及:道法自然,虽然道生万物,却常无为,虽然常无为,却能够无不为,老子重,但同样重视无为,认为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而留白就是不画之画,无为之为,是不着一墨,尽得风流,给观者留下思绪连篇的艺术空白,正是老“……驻于近乎舍离之境界,其所透之主体自由亦近乎静敛,但反射经验界中,欲生出一支配经验界之力量。的思想投射,如北宋崔白《寒雀图》画面中画了老树寒枝和几只麻雀,此外全是空白,而此处的空白,则恰好体现了,使人联想到冰天雪地,更加衬托出寒荒的深冬景色,凸显出麻雀的鲜活,此处的空白,正是无为所达到的,耐人寻味。

老庄哲学中,元气的思想学说也致使古人在绘画中追求气韵空灵。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谈及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为绘画创作及鉴赏的首要法则和最高标准,留白正是为了气息在画面中流动,使画面形有尽而意无穷,从而气韵生动。正如宗白华云: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老庄哲学认为: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黑白最能体现本质美,在老庄哲学知白守黑哲学观以及虚静朴素的美学思想影响下,因而黑白墨色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表现方式,唐代王维创水墨画法,发展出了墨分五色的理论体系。黑为实,白为虚,画面中苦心经营的白成为气韵流转的空间,表达了朴素恬淡的美学观念。

此外,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大象,无形、无声、无名,因此包容万物,使一切具有了潜在的可能性,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正如中国画中不注重描绘看得见的景色,而是借着描绘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使人感受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以无营造有,以空营造满,使人借助画面捕捉游离于画外的神韵与意境,绘画中经由留白而产生的,其精神本质是老庄哲学中虚无恬淡的无为观 有无相生的美学观。如八大山人《鱼鸭图》,几只鱼一群鸭,几块岩石半露


在水面,自然野性,空白处未着一笔,却好像在整张纸面画出了水波荡漾,一片灵动之意,意境深厚,表达了他向往自由的洒脱性情。 二、留白与禅宗哲学

禅宗的一些经典理论也为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提供了文化渊源。《心经》中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空中无色”,自身之外的客观世界都是虚幻的,我们应该回归到人的内心世界中,留白即是,而不是,是虚空而非虚无,从的对比来说,虚实要比有无深沉含蓄的多,留白不仅仅是虚无能代替的,虚不等于没有,然而如果将具体可感的形式做到极大简化,将意象韵味上升到极大境界,就产生了,留白也随之出现,任何一幅山水画都不仅仅是把自然直接在画卷上表达出来,而是融合了画家的情感的再提炼,因此生机盎然,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使观者能够通过自身的想象去丰富它,填满它的地方,从而达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此时,方心外无物,画中的已经归纳到了中。中国画的终极意义,正是由表及里地把握生命的意义,达到澄怀味象、物我两忘的禅境。

如南宋四家刘李马夏中的马一角”“夏半边,正是留白的集大成者,画面极其简洁,马远的代表作《寒江独钓图》运用了大量留白,一叶扁舟几笔水纹,却意象万千,表达出大江浩茫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画面极简,却传达出深重的情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感受。一如朱良志在《苇岸泊舟》中说:这独钓寒江的渔父,哪里是为了钓鱼,只不过是为躲过人世的风烟,躲过欲望对灵性的吞噬,在这里钓得一份清净,钓得一丝悠然,钓得一片自由,不再消受灵魂被碾压的痛苦。 三、留白的思考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在留白中也能体现一二,与中国绘画相比,西方绘画着眼于物理上的静止,把鉴赏和描绘的重点放在物体所处的时空、透视、光影、结构上,使人的感官和画家的主观意念,处于弱势地位,把最细腻的情感投放于对世界的理解和构成,专注于世界不变的规律、事物的表象和瞬间的变化,这和中国人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是流动的,相信外物不定,自我的内心坚若磐石,于是把描绘的重点放在自我内在,在画面中表达了自我的主观世界,当然中国人也有观望客观世界的过程,然而外师造化的最终目的是得心源,最终目的依然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画不仅是画,更是用来感受世界、天人等诸如此类隐藏在画背后的东西,画家的这幅画,意在构筑他感受到的山川湖海和情感体验,是山之一涯水之一角却气象万千,是留白还是墨笔为之,是写意还是工笔,都是高度主观抽象的产物,这种高度的主观性和抽象性,正是留白生成的原因。 四、结语

留白正是画家寻求内心感应的一种形式,是画家对于自我精神的高度提炼,中国画中留白的习惯,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画家内心中,这种笔墨有无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由画家的情感衍生出的一系列画面意境:无尽、浩渺、单纯、寂静……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劳思光,中国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4]徐建融编选,潘天寿艺术随笔,[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4974ea5c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