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短文两篇 谈读书

2022-12-30 22: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1 短文两篇 谈读书》,欢迎阅读!
短文,读书,13

《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培根的《培随笔《培根随笔风格平易流畅,文笔紧凑老练,说理透彻锐利,警句迭出。 本文不像前面学过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两篇都有中心论点,本篇的观点很多,并不集中,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 它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属于“随笔。所谓随笔就是随便写,那就很难有一个集中的观点了。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

课文讲了读书的目的(开头部分)读书的方法(中间部分)读书的作用(结尾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4篇议论文课文:《敬业与乐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本认识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结构和议论文语言特色。关于读书话题的文章已阅读了练习册上的三:P81《小议传统读书教育(记诵、朗读、学养)P84《读书三境界》(吞、啃、品)P90《读书杂谈》(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重点)

2.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各式各样的图片引入眼球,并成为时尚,也是造成全民阅读水平降低的“罪魁祸首”因此,回归读书时代刻不容缓,尤其是提倡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我们就来谈读书这个话题。

(二)检查课前预习: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狡黠xiá 咀嚼jǔjué 诘难jié nàn 滞碍zhì à 睾肾gāo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轻鄙 阐证


2、成语:

高谈阔论、大而无当、寻章摘句、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3、修辞方法: 排比、比喻、对比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 “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四)精读课文,探究论证方法 命制阅读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评讲。 第一层: 1、第一、二句: 1)修辞方法:排比

2)从 正面 (论证角度)论证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第三句:对比两种人(“练达之士”与“好学深思者”)的能力,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3、第四句:从反面(论证角度)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4、第五句: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天生才干比作自然花草,读书比作修剪移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5、第六句:写三种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鄙、羡、用,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第二层:

1第一句:指出读书的方法要推敲细思,反对三种读书方法诘难作者、尽信书、寻章摘句。

2、第二、三、四句: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选读、浏览、通读、精读、读摘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3、第五、六句:论述读书、讨论、作文的不同作用,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结合起来;修辞方法:排比。 第三层: 1、第一句:

①作者要表明的观点: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②阐述这一观点的方法:归纳论证。 ③该句的论证角度:正面论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4cb62a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