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22-08-03 05:4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作文,语文,思维,优化,小学

巧用思维导图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保证作文教学质量是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作文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理清写作思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然后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属于小学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很多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通常就是确定作文题目、写作文、范文讲解等教学模式,课堂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很难真正理清楚写作的思路,学习效率普遍不高。为了更好的保证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将学生大脑中的信息已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整理和组织语言,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1.

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写作教学能够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以下针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1)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初次接触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布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都比较初级,将思维导图引入写作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加灵活的运用自己储存的信息,学生写作水平也能得到锻炼与提升2)能够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绘制思维导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更容易专注

[1]


于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态度更为端正,久而久之还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

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以下针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1)利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训练学生审题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审题是非常关键的,只要正确的审题,才能抓住题目的关键,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写作训练。所以,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一般来说,也就是以“圆心”为基点,围绕着这个基点进行不断的发散和延伸,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延伸的点与“圆心”基点都是有一定逻辑性关系的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之前,更好的理解题目的主旨,减少审题偏差,也能让作文更加紧扣主题,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例如,在给出材料的叙述文写作教学中,通常题目会先给学生一段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段材料来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的主题和内涵,确定中心点,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点不断的扩散,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作文更有节奏感也更加贴近主题。2)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锻炼学生谋篇布局能力。文章是一个整体,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需要在写作之前,对文章进行谋篇布局, 确定文章的结构与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利用思维导图来开展作文教学,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思维导图来锻炼学生谋篇布局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结构,做好文章布局,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保证写作教学质量。而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同时理解文章结构,学生谋篇布局能力随之提升。例如,在“我和我的家乡”作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这个题目相似的文章来锻炼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本的谋篇布局,通过学习其他文章的谋篇布局,更好的掌握如何去处理整体、局部、细节之间的关系,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后,更加直观明了,久而久之学生谋篇布局能力也会随之提升。3)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

[3]

[2]


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导图是当前一种比较常见的思维工具,这种工具具有比较强的延展性和发散性,所以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从而不断的丰富写作内容,让作文更加完整,更有内涵,也更加有血有肉。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都是围绕人事物的描写,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发散,更好的完成写作。例如,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人物特征描写作为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发散,包含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再从每一个二级主题又进行发散,通过这种不断发散的方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更强,作文内容也更加丰富,写作能力随之提升。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与内涵,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逻辑性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直观性锻炼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发散性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在绘制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能更好的掌握文章布局,丰富写作内容,久而久之还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蒋海晨. 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才智, 2020, 017(007):219.

[2]刘美容. 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教学[J]. 山海经:教育沿, 2019,36(5):0141-0141.

[3]程晓梅.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 南北桥, 2018, 042(019):1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ac181b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