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2023-01-10 14: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社会性发展》,欢迎阅读!
社会性,儿童,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心理学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知发展理论。习性学、发展心理生物学也提出各自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观点,反映出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讨论的一些新动向。 第一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是其人格学说和弗洛伊德堆成年期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由联想的解释。人格是由伊底、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方面,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动机和情感的发展。1905年,弗洛伊德在《对性理论的三大贡献》一书中提出其关于儿童情绪和动机发展的问题。他认为,成年期人格的特点根源于生命的头五年。他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早期。 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一方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但又认为, 在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原型。他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信任感的最初征兆表现在婴儿可以让她脱离自己的视线而不过分地感到焦虑和愤怒。他把个体任何社会性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二、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社会学习理论区别于行为主义之处在于它并不反对对个体内部因素如认知因素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1963年二人合作出版了《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分析人格和社会的性发展的问题,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标志着该学派的诞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

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 1 直接学习 班杜拉认为,对于个体社会性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 2 模仿

班杜拉认为,模仿在儿童行为的习得中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自居作用”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或适应性行为。模仿有四个过程组成: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表征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保持过程是注意过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


3 强化

强化是儿童获得行为的又一重要机制,分为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替代性强化是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 (二)自我与社会学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

(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在其发展的后期强调了认知因素的作用,但该理论就是忽视了生物成熟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在研究方法方面,采用实验室模拟技术,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人为性太强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社会学习理论再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不够重视。 三、认知发展理论 此观点主要体现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ce5827192e45361066f5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