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2022-12-22 10: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驿路,梨花,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

《驿路梨花》教案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故事大意,积累重点词语,把握巧妙标题的深刻含义。(重点) 2、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难点) 3、学习设置悬念法和误会法的写法。(难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先快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再概述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再思考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出现、发展过程,情节应该如何安排?再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再明确悬念的写法及好处;再分析写梨花的妙处;最后主旨归纳、拓展延伸、仿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四、教学方法

读启发、点拨法、仿写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出现次序 1 2 3 4 5

人物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梨花妹妹 (解放军) (梨花)

所做好事 修葺小茅屋 专门送粮食 照料小茅屋 盖小茅屋 照料小茅屋

做好事的时间 第二天早上 前一天晚上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十多年前

解放军盖小茅屋后—出嫁前



(三)、概述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按课文顺序概述: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及其原因——“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2、全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顺叙 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

插叙 梨花是小茅屋的主人

解放军盖茅屋,梨花照料茅屋

3 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出现、发展过程,情节应该如何安排?



1




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4、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四)、明确悬念的写法

本文的悬念贯穿全文,这个悬念是什么? 明确:茅屋的主人是谁

围绕“小茅屋主人是谁”的问题,文章叙写了两次误会。 第一次误会:

“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屋主人,于是“我”和老金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但瑶族老人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都得到了小茅屋主人的帮助,因此决定为小茅屋做点什么,于是第二天便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这正是在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所产生的结果。 第二次误会: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茸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的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她也不是小屋主人,小姑娘还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原来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修建了小茅屋,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

这两次误会的描写,给读者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也使文章回环往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那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应该是小茅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 (五)、分析写梨花的妙处

课文标题是“驿路梨花”,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照应题目,喻意深刻。 思考:课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有四处。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馆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以梨花美景来烘托不平常的小屋。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思考: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db41f0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