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操经验】银行做假账的几种形式

2023-08-12 23:5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审计实操经验】银行做假账的几种形式》,欢迎阅读!
做假账,审计,形式,经验,银行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审计实操经验】银行做假账的几种形式



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2000年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要以真实性为基础,以打假治乱为重点。从审计实践看,具有专业水平的银行假账是“打假治乱”的一个难点,因为银行造假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近年来金融审计的实践对其做一个归纳:一、目标任务型。即财会人员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目标任务而在会计账表上进行的弄虚作假形式。这里的目标任务主要表现为利润指标、存款指标、费用指标等。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虚假利润型,即采取虚增或虚减年度利润的办法,主要是采取多计或少计利息支出来调节利润。二是虚假存贷款余额型,即通过虚增(或虚减)存款或贷款余额达到完成年度存贷款任务指标;有的是采取“以丰补欠”,因当年任务完成比较好,故将超计划的存贷款数当年隐瞒不报,以降低下一年度基数。如空转出一笔存款,待年度决算完后又悉数转入;或在完不成任务时,纯粹采取过账、冲账的形式,虚增存款,如空转入一笔存款,待年度决算完后又悉数转出。三是虚假费用型。由于金融企业大部分实行费用指标控制,采取收入与费用挂钩,当有的企业费用指标用不完时,采取虚增费用办法。或拨给二级核算单位,或直接提取现金发奖,或提现后又另开账户存入银行;费用超支时则将一些部门和机构(如信用卡部、科技处、信托投资部等)的费用不并入汇总报表核算;有的干脆采取“寅吃卯粮”的办法,将超支的费用不在当年报账,留待下一年度报销。二、福利与私利型。单位福利型指为取得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利益而进行弄虚作假的形式。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e1162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