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2023-04-21 23:3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欢迎阅读!
延伸,语文,拓展,小学,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语文课程是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的课程。拓展延伸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围绕着某一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践活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有许多课文都是言虽尽而意未了,适当的留下了空白处。教师如果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材为拓展延伸的凭借。把校外、课外的信息引入课堂,把学生的视野和学习扩展到生活中,并有机地使各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整合,必定能使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谈谈本人初浅的认识。 一、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内部的动力。教师只有挖掘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觉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有趣,内容浅显易懂,对话多,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课文又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的优势,创设情景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如:课伊始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画,简单地说说图意,再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己说的和书上写的有何异同。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带上头饰表演读或表演课本剧。鼓励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家长或邻居的小朋友听,给自己的朗读录音并播放等,使语文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朗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好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学习课文之前,布置他们搜集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他们为了能在课堂上露一手,积极性很高。再说,有了《比尾巴》作的铺垫,他们的热情更高。有的从书籍上查找,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学》、《动物世界》等,有的从图片上入手,有的从电视上获得信息,有的甚至缠着家长带他到动物园去观察动物,并记录了有关的动物介绍等。学生在搜集信息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不仅巩固了知识(包括识字)还拓宽了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也提高了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给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发展,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想像力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必然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树立信心,大胆地放开手脚,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交流动物尾巴特点和作用后。老师说:“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了这么多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说几句话?”课文和信息资料给学生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他们纷纷举起小手,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在此基础上,老师还鼓励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以课文为凭借,续编故事,学生编出的故事丰富多彩。如:一个学生这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鳄鱼园。他看见鳄鱼伸着尾巴在水边晒太阳。小壁虎说:‘鳄鱼叔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鳄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捕食的武器呢。学生在编故事中,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激发了搜集信息的兴趣,培养了能力。

四、拓展延伸,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结合。在语文学习中,为增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老师从儿童的年龄出发,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如: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游戏:帮动物找尾巴、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等。在这过程中渗透了美术、舞蹈、自然常识等学科知识,既达到语文训练的目的,又与其它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

此外,拓展延伸,还能促使学生将课内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f511b1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