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望洞庭2

2022-09-23 02:1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首——望洞庭2》,欢迎阅读!
洞庭,古诗

Boha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Plan

博瀚小学( 语文 )学科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Subject 1 Week 课堂类型 Class Type

知识与能力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过程与方法

Process and Methods

1、古诗三首——望洞庭

3 课时 Classes

本课第 2 课时 Times for Week________

日期 Date



新授课( 复习课( 或( )课 New Materiacs Review Or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 Teaching Values

教学重点 Points of Emphasis

教学难点 Difficulties 教具准备 Teaching Aids

新知识 New Knowledge 新旧知识 联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 and new Knowledge 板书设计 Blackboard Structure

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对“两相和”、“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PPT课件

洞庭山水的了解和诗人的情感感悟



古诗方法的学习和山水诗的学习

望洞庭

水色 两相和 山翠 两相称

月色 水翠

作业设计 Homework Structure 1、朗读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句 3、查找相关描写山水的诗句 4、抄写《忆江南》

教学反思 Teaching Feedback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敬亭山。(齐背诵)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有情有景,老师带大家一起看看洞庭湖走一走,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用自己的才智为我们描写了他心目中的洞庭湖之景。我们一起走近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读诗名义

1、课件出示古诗,请几位同学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2、教师点评朗读,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教师配乐范读。 3、全班朗读。

三、介绍诗人,写诗背景

1、刘禹锡,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四、学生分组自学古诗

1、自读,并分组讨论——找出重难点字 、理解诗句所描绘出的画面 2、成果汇报交流(包含全组朗读)比赛哪组最好 3教师点评小组的朗读和想象,同学们的脑海中都想象出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月夜之景,能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有山,有湖水,湖水静得如镜面。这种画面在作者的笔下为我们展示出来了。 五、具体诗句含义理解

1、“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2、诗句含义——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升华文中 1同学们了解刘禹锡笔下美丽的洞庭湖,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呢?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解决 1)表达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2)“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水翠”分别是什么意思? 3)“白银盘”指什么?“青螺”又指什么? 4)诗中共有几处用了比喻的手法? 2、学生思考,并交流 3、汇报学习 4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作者用它字斟句酌的词语为我们描写了一副月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我们再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诗句吧。 七、诵读悟情 1、自由诵读时间

二次备课




2、全班配乐诵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0f559a767f5acfa1c7cd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