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

2022-04-27 05:31: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欢迎阅读!
冯友兰,笔记,读书,简史,中国

【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最高的成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佛家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自己能够与宇宙合一。因此在认识上,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永远行动着,或者尝试着行动。 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它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中国哲学家的表达方式: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一章摘抄至此,言有尽,而意无穷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1a2f8f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