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自主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3-05-08 16:3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幼儿自主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欢迎阅读!
中班,进餐,幼儿,自主,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班幼儿自主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者:蒋霞

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19年第02

【摘 ; 要】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影响人格。幼儿期正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抓住了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教育,会使其受益终生。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进餐行为习惯。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主进餐;行为习惯;中班幼儿

好的习惯关系人的一辈子。从儿童发展规律看,孩子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也就越强,越容易接受来自周围的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越容易成功。同时,幼儿时期的基本动作已相应发展得比较自如,各种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已能掌握,这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下了基础,中班幼儿自身也已初步产生了独立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自主学习和帮助别人的愿望。在这时期,我们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幼儿实现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及其他的愿望。

吃饭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事情,而午餐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生活环节,包括餐前分餐、餐中管理、餐后整理三部分。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不仅能保证幼儿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主进餐,即把取餐的自主權交还给幼儿,幼儿根据自己的食量自主决定取餐多少,更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主管理,通过取餐形式的变化,孩子们更加轻松的科学进餐。一直以来,老师为了避免幼儿在进餐过程中的杂乱无序,我们总是让孩子们坐在一旁等待,或看动画片消遣时间,或集体做手指游戏,把所有的一切都完全安排好了才让孩子吃饭。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状态让幼儿对进餐觉得无趣,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我园对中、大班幼儿实施自主进餐,打破了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传统进餐方式,转而采取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我们中班幼儿以为小组单位学习自主取餐。

小班升入中班后,我们就开始启动幼儿自主、自助用餐的模式。幼儿从等待用餐转变成自助式用餐,极力支持幼儿自己取餐具、盛饭菜、端托盘、品尝饭菜、送餐具等,幼儿全身心享受、体验自主进餐的整个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派,从认知的角度思考过渡环节的发生和发展,利用过渡环节促使幼儿把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并且有明确的年龄阶段限制;强调幼儿必须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在过渡环节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真实的知识。在尝试实行对中班进行自主进餐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关于自主进餐的以下几点做法: 一、餐前引诱调动情绪

根据中班幼儿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这一心理特点,我非常重视每天饭菜到班后的诱导工作。饭菜到了教室后,遇到小朋友不太爱吃的菜,我都会想方设法用各种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像我们这个班的小朋友不太喜欢吃青椒土豆丝,所以当我一看见这个菜,就会很夸张的大声说:哇,青椒土豆丝,我最喜欢吃了,留给我吃吧。并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同班的老师立刻给予配合说:不行啊,这是给小朋友吃的,噍,黄的土豆丝、绿的青椒丝,多好看啊,小朋友都喜欢吃,是吗?小朋友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好香啊!老师的诱导还真管用。 二、制定自主进餐公约

中班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每天和孩子一起商讨、制定用餐的流程和规则,并用图示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进来,形成了自主进餐的文化。第二天进餐前再和孩子聊聊前一天吃饭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哪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针对什么是文明进餐行为展开讨论。再由老师进行记录,制作成海报张贴在班级主题墙内,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什么,促使孩子有序、自足、自由、愉快地进行用餐。 三、引发自我收拾行为

自主意味着幼儿感兴趣、自愿。我们在班级的角色扮演区域增设了小餐厅,设置服务员与顾客的角色。服务员负责收拾、整理餐具,及时给顾客拿毛巾、送水;“顾客自取食物,并在用餐后将自己的餐具摆放到指定的位置。幼儿非常热衷于这样的游戏游戏中,幼儿收拾整理的动作逐渐娴熟起来,每天午餐过后都会有许多的幼儿主动承担服务员的角色,与老师一起完成收拾整理工作。 四、解析食谱营养价值

老师提前对下周食谱进行了解,在每天用餐前的等待时间,老师对菜肴的营养价值进行讲述,配合色彩艳丽的实物图片或相关PPT,幼儿不仅了解到蔬菜、肉、水果对生长的好处,同时还营造孩子想吃、爱吃的心里氛围。让孩子做到样样饭菜都爱吃。每次在用餐前对前天进餐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幼儿发一面小红旗贴画;对挑食、剩饭、撒饭的幼儿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我们也会给予鼓励,给孩子发一颗笑脸贴画,以调动幼儿进餐的积极性,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撒饭的不良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自主选择分工值日

为了充分体现幼儿为本,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管理,幼儿每天早上到园后,自主选择在各个区域及进餐前、后的值日工作,每个值日生负责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有的负责组织幼儿的餐前取餐具;有的负责餐后维护卫生;有的负责餐具的摆放。由于每天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餐前和餐后的活动组织,一段时间的锻炼下来,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明显得到提升,餐前的秩序也明显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取餐中逐渐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与协作、秩序等社会性发展。 六、家长配合巩固习惯

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但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因为,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事,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如何使幼儿长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呢?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大力配合,及时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使幼儿在园和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家园共育,这样才会避免教育的脱节现象,孩子的习惯才会在不断的巩固中得以养成。

经过了自助式进餐的实践,我们中班的孩子逐渐实现了就餐环节的自我服务。因此,教师不仅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担当幼儿自主、自助午餐的服务者和支持者,做幼儿快乐进餐的陪伴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31770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