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为出成语接龙及字词意思

2023-04-17 10:04: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量入为出成语接龙及字词意思》,欢迎阅读!
量入为出,接龙,成语,意思

量入为出成语接龙及字词意思

量入为出,汉语成语,拼音是liàng rù wéi chū,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量入为出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量入为出成语解析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二、量入为出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派属官卫觊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觊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觊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财政管理原则。又称“量入制出”。

中国早在奴隶社会就有“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的记载。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农业生产为主,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有其客观必要性。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常强调的重要理财原则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和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倡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实行的一条财政管理基本原则。在建设工作中体现为坚持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在预算管理上体现为贯彻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并力求保持财政体系各构成环节的收支综合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组织实现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外汇收支、物资供应之间的各自平衡和综合平衡。贯彻执行这一原则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

三、量入为出成语接龙


量入为出 --> 出敌不意 --> 意在笔先 --> 先声夺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豆蔻年华 -->华而不实 -->实繁有徒 --> 徒子徒孙 -->孙庞斗智 -->智勇双全 --> 全神贯注 --> 注玄尚白 --> 白白朱朱 --> 朱衣点头 -->头破血流 -->流芳千古 --> 古往今来 -->来因去果 -->果不其然 --> 荻读书 --> 书缺有间 --> 间不容缓 --> 缓兵之计 --> 计日可待 --> 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不绝口 --> 口不择言 --> 言不及义 --> 愤填膺 --> 膺箓受图 --> 图谋不轨 --> 轨物范世 --> 世态炎凉 --> 了半截 --> 截长补短 --> 短吃少穿 --> 穿红着绿 --> 绿暗红稀 -->稀拉拉 -->拉帮结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5b1fc3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