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竞争力解析

2022-12-11 05:4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商银行竞争力解析》,欢迎阅读!
农商,竞争力,解析,银行

农商银行竞争力解析

作者:杨知运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2



杨知运

摘要:农商银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对其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才能促进其稳定、健康、向上发展,进而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商银行;市场竞争力;信贷风险

农商银行在开展日常业务过程中,其性质与城市商业银行基本相同,且无本质性的差异。但是,农商银行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是我国发展“三农”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商银行发展现状

2013年年末,我国全国范围内成功组建1071家农商银行,截止201412月,我国全国共计成立1233家农商银行,覆盖全国30 余个省份,资产总额达到7973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62 亿元,负债总额6847 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808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商银行规模逐渐壮大,且多数银行已经实现盈利。

二、影响农商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信贷规模盲目扩大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仅2013 年一年中,我国农商银行银共吸收4631 亿元存款,然而却发放超过3500 亿元的贷款,存贷比率接近80%2014 年存贷比率仍然维持在80%左右,远远超过央行所制定的商业银行存贷款比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商银行虽然数量逐渐增多,但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若在制度及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过度要求高盈利,可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对未来稳定发展带来影响。

2.面临较大的内源性风险

内源性风险即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农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内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很多经济管理行为无法受到严格的约束,造成大量信贷资产损失。与此同时,多数农商银行自身的业务范围较小,网点布局往往比较单一,且缺乏中间业务的有效支撑,使得盈利来源集中在存贷款利差上。为了进一步维持生存,很多农商银行不得不在吸收广大储户存款的同时,尽量向外发放贷款,进而出现操作风险。

3.自主经营问题重重

农商银行大多数均是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股权改造后,农商银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且一般重大问题将由股东大会决策。这样一来,在新制度还未确立的情况下,银行内部自主经营模式将很难开展。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单个法人以及相关企业持有股份总和不能超过农商银行总资本的10%,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对股东行为的严格约束。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多股东的行为无法得到严格约束,进而导致广大储户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4.职工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农村商业银行的职工及相关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不仅严重影响到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对农商行逐步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农商行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增加业务种类,如外汇、黄金、债券、网上银行、理财服务等,若职工自身经验不足,则无法胜任岗位需要。由于职工专业技能差,且缺乏风险防控意识,无法准确判断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往往在贷款业务上出现信贷风险。

三、提高农商银行市场竞争力的策略

1.完善信贷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信贷规模

农商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实际,并对新型信贷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优化。同时,作为服务“三农”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农商银行要不断建立健全信贷监管机制和信用管理制度。针对其经营特点,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积极发挥监管的有效作用。同时,努力开拓中间业务,拓宽盈利渠道,减少存贷款利率差,提升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水平。

2.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有效应对内源性风险

首先,针对管理风险,要对农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并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保证农商银行经济管理行为得到有效约束,进一步减少信贷资产损失。针对很多内源性风险因素,农商银行要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并对网点布局进行优化,必要时要增加营业网点。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而不断扩大盈利来源,使传统依靠贷款利差的主要盈利渠道得到缓解和整合。针对操作风险,要在吸收广大储户存款的同时,尽量对贷款业务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减少自身的存贷差。其次,为进一步提高农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在内部建立完善、系统、全面的内控管理机制,进而明确自身业务范围和主要服务对象。在建立内控机制后,要结合实际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适当调整,进而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3.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要对农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以此不断对股东自身行为进行规范。为此,农商银行在制定相关章程时,应对涉嫌违规惩罚条例及相关细则进行明确,进而有效避免农商银行的内部实际管理权利操控在个人手中。与此同时,股东在行使决策权时,禁止做出有损其他股东和农商银行的表决。这样一来,将有效避免部分股东对农商银行形成实际操控,进而对股东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在内部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建立内部监督管理体系过程中,要与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区分。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农商银行,并对其内部监督做出有效指导,帮助农商银行逐渐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过渡,进而有效提高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职工综合素质

农商银行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内部人才建设也是比较重要的整改环节。首先,针对信贷风险问题,农商银行要加大信贷业务方面的培训力度,使职工能够不断适应农商银行的发展需要,为此深刻意识到职工掌握新型业务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其他商业金融机构开展学习,聘请同业银行信贷业务骨干来为职工讲解实际操作规范,使职工能够准确判断贷款人员的财务状况。在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金


融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丰富其理论知识和法律意识。人才是农村商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农商银行竞争的不二法门。切实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其理论知识,增加其法律意识。

我国实行“开放国策”以来,不仅社会经济明显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农商银行内部管理角度来看,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业务培训力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农商银行的市场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耿铁成.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杨欣彦.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刘天琦.颍东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效果研究[D].安徽大学,2014.

(作者单位:上海农商银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70d6f4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